蓝桥杯大赛,获清华北大双认可!
2022年9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公示》,共确定了44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其中,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以下简称“蓝桥杯”)首次入选了白名单赛事,且此次白名单赛事的有效期,也从一学年延长至三学年。
蓝桥杯入选2022-2025学年教育部白名单赛事

什么是教育部白名单赛事?
白名单赛事是教育部每年公布的面向6-18岁学生的竞赛活动,白名单赛事的组织主体必须是由中央编办、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正规机构。
作为教育部认证的赛事,白名单赛事具有成熟的全方位评估标准,更规范的评价体系,含金量也更高,比一般学生的素质评估结果更具说服力,包括我们熟知的五大奥赛均为白名单赛事。

为什么要参加蓝桥杯大赛?
蓝桥杯大赛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全国性专业信息技术赛事,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历时14年。
14年来,作为国内领先的信息技术赛事,蓝桥杯吸引了北大清华在内的超过1600所院校、近万家校外培训机构、每年近20万名学子参赛,吸引了IBM、百度等知名企业全程参与,成为国内始终领跑的人才培养选拔模式并获得行业深度认可的IT类科技竞赛。
而从第十二届起,STEMA评测考试(也称 STEM 能力测试)替代了青少组的地区选拔赛,更加全面和科学地评测学生的科技素养、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
比赛注重公正性和严肃性,让个人能力出众、逻辑思维清晰和编程创意丰富的小创客更容易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获奖学员拿到的证书,具有不输于大学生组的权威性和高含金量。
蓝桥杯曾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并被江苏、四川、甘肃、辽宁等多个省份列入省级竞赛名单,如今蓝桥杯又入选教育部白名单赛事,意味着蓝桥杯大赛的权威性、含金量进一步提高。
正如蓝桥杯大赛首席专家倪光南院士所说:“蓝桥杯以考促学,塑造了领跑全国的人才培养选拨模式,并获得了行业的深度认可。”

孩子参加比赛有哪些好处?
以赛促学,促进创新发展
在科技发展愈加快速,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国家对青少儿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加重视和多元化。
参加赛事不仅能对孩子的兴趣学习做一个专业的、综合性的评估,更能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抗挫能力等多元复合能力,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思维。
孩子参加赛事与同龄人同台竞技,既能对过往所学知识查缺补漏,又能开拓眼界和视野,发现自身优势并放大,这些都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之一
近年来双一流高校在通过强基计划选拔优秀人才时,也非常注重考察孩子的综合素养,尤其会重点考察孩子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探究精神等,这些均是国家在培养高精尖科技人才时非常看重的素养。
因此,高水平的科技类竞赛成果也会成为高校在选拔人才时的重要参考之一。
国家对科技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编程教育的培养方向不谋而合,这也是国家大力鼓励青少儿参与人工智能学习、编程学习的重要原因。
在如此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学编程的孩子们可以积极大胆地尝试与开拓,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那么参加蓝桥杯都需要什么条件?获奖比例如何呢?接下来马克老师跟大家详细分享一下!
在今年,蓝桥杯首次被收录进教育部白名单赛事。新白名单共45个比赛,其中自然科学素养类共23个,机器人、编程等科技才能更新的自然素养类竞赛达10项。
蓝桥杯是工业二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全国性专业信息技术赛事,本届参赛人数超过了14万人。蓝桥青少STEM示范校覆盖全国100+公办校,其中不乏各省市的重点实验学校;与其合作的素质类培训机构在全国各地共有600+个;并且与权威期刊《中小学信息教育》杂志达成战略合作。
蓝桥STEMA评测中,有三考两不考。
三考:①考STEM知识面及见识;②考逻辑清晰及反应速度;③考程序设计能力及创意。
两不考:①不考临时复习就能背下的;②不考依靠刷题训练就能通过的。
由此可见,蓝桥杯STEMA考试注重对参赛者的思维和能力等素质的考察,参加这类竞赛,更多的是锻炼心性和能力。而在备考的过程中,让大脑活跃起来,除了能够拓展课内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能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