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蓝桥杯?”“有啥用?”“考什么?”


与去年的白名单相比,有三点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01
科技类赛事引领主流
获官方认可的竞赛增加8项,其中自然科学素养类赛事总数由原来的20项增加到了23项,占全部赛事的51%,由此可见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重视。
02
白名单竞赛有效期从一年变成了三年
白名单赛事从一年一次的审批公示改为三年一次,这意味着接下来三年内白名单里的赛事基本是稳定举办了,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也不会新增赛事。这从侧面反映出,科技特长生的规划之路变得更为明确。
03
蓝桥杯首次入选白名单赛事
白名单赛事更注重人工智能等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新增蓝桥杯全国软件及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简称“蓝桥杯”),意味蓝桥杯的权威性、含金量进一步提高,相应地其赛制规则也有所调整。
相信有很多家长朋友还不太了解蓝桥杯,其组委方背景、举办年限长短、参与人数多少、含金量如何、新的赛制规则又是怎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全面了解被称为“信奥第一站”的蓝桥杯,希望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赛事规划。

什么是蓝桥杯?
自2010年开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蓝桥杯全国软件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历经十三届,是全国规模较大的信息技术领域专业赛事之一,包括北大、清华等在内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600多所大学参加,每年参赛人数超过十万人。

从第八届起,蓝桥杯针对中小学生开设青少年创意编程组,是目前在青少年编程领域颇具影响力的权威赛事。


(往届风采,图片来源蓝桥官网)
为什么要参加蓝桥杯?
13年来,作为国内领先的信息技术赛事,蓝桥杯以其权威性、含金量、影响力,深受学校认可,部分学校也将其纳入科技特长生的特招认证之中。因此不管是从赛事历史、往届参赛规模以及国内行业认可度、国内高等院校认可度,我们都是非常推荐有意向的学员去参赛。
01
检验编程学习成果,拓展视野
蓝桥杯综合考察学生的科技素养、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孩子能通过竞赛检验学习成果,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开阔眼界,通过同其他同龄孩子的学术交流,更好地认识自己,这也将成为孩子成长路上一段美好回忆。
02
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习能力
蓝桥杯编程题目,更重视趣味性和综合应用。通过编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孩子拓展跨学科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反哺学科;同时提升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孩子培养面向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科学素养。
03
以赛促学,以学促用,为成长加分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佳绩,一方面可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驱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大赛组委会联合颁发签章的获奖证书,为成长履历增色。
蓝桥杯新的赛程赛制是怎样?
01
STEMA考试
蓝桥杯STEMA考试是晋级蓝桥杯省赛和国赛的敲门砖,为将学科知识的学习同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今年规则上做了调整,STEMA考试的三部分内容升级成独立组别,即编程能力、科技素养、计算思维三方面独立考察和评分。

此外,新赛制还规定STEMA考试只能通过教师端报名,排名前10%才能晋级国赛,排名前11%~60%才能晋级省赛(之前的是前11%-80%)。

(蓝桥杯STEMA考试报告)
02
蓝桥杯省赛
省赛采用统一命题、分赛区比赛的组织方式。每个组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各奖项比例为10%、20%、30%,其中省赛一等奖选手获得进入国赛资格。省赛获奖选手将获得电子版证书。


03
蓝桥杯国赛
每个组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原则上各奖项的比例为10%、20%、30%。国赛所有获奖选手均可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大赛组委会联合颁发的获奖证书。


(蓝桥杯省赛及国赛安排)
(蓝桥杯获奖证书示例)

与其他同类型的赛事相比,蓝桥杯大赛青少组的题型以多变为特点,更加考验参赛选手的创意和逻辑。因此要想突围而出,需要参赛选手做足充分的准备。

(往届真题示例)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