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科普|蓝桥杯,为什么被称为信奥赛第一战?
蓝桥杯是编程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竞赛之一,
被称为【信奥赛第一战】。
热门编程赛事开展如火如荼,
蓝桥杯为何能脱颖而出?
为什么有专门的信息学竞赛还要去参加蓝桥杯呢?
今天我们就来为家长解惑!


蓝桥青少年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简称“蓝桥等考”,是由蓝桥杯大赛组委会主办,面向小学、初中、高中青少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考试体系。
致力于统一教、学、练、考的标准,完善各个科目的过程跟踪评价流程,使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编程教学能够统一到这套标准的、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体系上来。考试科目涵盖“Scratch 组、Python组、C++组”三个组别,各分为十八级进行评测(难度逐级提升)。


蓝桥杯大赛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蓝桥教育承办,自2010年以来,成功组织了 12 届。蓝桥杯吸引了北大清华在内的超过 1600 所院校、数千家中小学及校外培训机构,数十万学子参赛,吸引了 IBM、腾讯、百度等知名企业全程参与。作为国内领先的信息技术赛事,蓝桥杯为信息技术普及、职业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蓝桥赛考体系增加了 STEMA 评测、蓝桥等考等面向中小学生的考试评测项目。


少儿编程能力培养大势所趋
2019年10月,为深入贯彻《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关于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相关要求,推动青少年编程教育的普及发展、加强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后备力量的培养,2021年12月蓝桥青少年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正式启动。
蓝桥等考聚焦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评价,以考促学,标准化中小学校教学、校外机构培训和家长学生自学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进程。


资深组委会专家团队齐聚
实战经验倾囊相授
蓝桥青少年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组委会由蓝桥考试组委会专家组成,包括国内外知名计算机科学、编程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


五大核心优势
量身打造适合青少年的学习路径
蓝桥等考的等级设置与教学过程相吻合,方便教师跟踪评价教学质量,也方便学生随时获得成果反馈。
解决不同学校、机构教学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标准化衡量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掌握所有必备知识、为未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每个级别基于一组知识点进行测试,学习目标明确。无论考生处于哪个年龄段,蓝桥等考都可以做为学习过程中的里程碑,激励学生为了明确的目标而前行。
通过一级级的考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领学习过程,增强学员的自信心,激发学员的兴趣,让学员更加坚定地参加学习直至完成全部课程。
在长达一年甚至数年的某一科目学习过程中,及时外化教与学的成果,让学员和教师更有目标感和成就感。

中小学生编程的学习目标与大学生不同。大学生的编程学习必须与职业规划、社会需求相结合,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而中小学生的编程学习更多的是为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为未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中小学编程教育的上述特点并不排斥对重点编程工具的细致掌握,因为这些编程工具是思维能力锻炼、信息素养提升的载体,熟练地运用它们就成为了进一步学习不可或缺的基础。蓝桥等考致力于统一教、学、练、考的标准,完善各个科目的过程跟踪评价流程,使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编程教学能够统一到这套标准的、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体系上来。
蓝桥等考各组别考试范围是掌握该组别编程知识、历练计算思维能力的学习内容的集合。督促学生掌握这些学习内容、检查考生的学习进度是蓝桥等考的目标。因此,蓝桥等考严格按考试范围命题,不出超范围、超纲要题目,不限定合格及优秀学生的比例,不做考生间的横向成绩比较。
蓝桥等考的考试组别包括:
• Scratch 组,共 18 级
• Python 组,共 18 级
• C++组,共 18 级
蓝桥等考聚焦学习过程的跟踪评价,考试过程同步学习过程,故不限制参加者年龄。
一次报名某组别后,考试场次三年内可任意选择;各级别需顺次参加不可越级;未通过级别可以重考。
蓝桥等考每级别包括 1-5 道选择题及 1-3 道编程题,考试时间为 45 分钟。
选择题按选择结果评判分数。选择题答案唯一、且清晰无歧义。
现场编程按程序运行结果评判分数。编程题目要求明确、答案客观。编程题不指定具体的算法,评判时只看结果展示,不看程序实现方式。
各组别各级别考试的总分均为 100 分。
考试成绩为 90 分或 90 之上的考生获得相应级别优秀证书;考试成绩等于或超过 60分、不足 90 分的考生获得相应级别合格证书。

蓝桥等考考生第三、九、十八级合格或优秀,颁发纸质等考证书;其余级别合格或优秀,颁发电子版等考证书。考生全部通过某组别考试,颁发该组别十八级通关奖杯。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