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小升初的一些核心升学逻辑

#01
升学政策细则
每年小升初的政策会变吗?要看哪些内容?
公办对口学校的户籍划片的情况,每个区的教育局都会根据当年的情况进行微调。2023年已经有超十个区对口有所调整,部分是因为学校停招合并、新校开办和新增对口新房等原因。
2023年继续新增公办学校实施“五年一户”的政策,有可能会出现买房年份不够入不了对口学校的情况。可能是大趋势,后几年的家长也做好准备。
还有划片派位的区,正常情况下,会在五一长假前后通知派位的结果。大家可以在看到结果后,再决定是否要去民办报名。民办摇号失败后能否回派位学校区是不确定的。
#02
就读意愿区
《初中入学信息登记表》中的“入学方式”一栏如何选?
上海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须在孩子就读小学,核对“入学报名系统”中的关键信息,并填写家长手机号(用于接收初中入学相关的重要信息),获取《上海市初中入学信息核对表》
如发现有关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在规定时间前凭有效证件到学生就读小学进行更正。小学一般会先发草稿让家长填写,下图所示:
表格最后的“入学方式”有三种选择:户籍地入学、居住地入学和学籍地入学。
注意!这就是所谓的“就读意愿区”,决定了小升初公办对口/统筹入学或民办摇号失败归属的区。一旦选择不可更改!
简单说,孩子的就读意愿区是哪个区,就按照该区的公办对口方式安排入学。民办摇号失败后,也是由就读意愿区安排公办入学。
举例说明:
小明学籍在浦东,户籍在黄浦,入学方式选择“户籍地入学”,想摇闵行的民办,摇号失败回哪里读公办?
回答:小明选择“户籍地”入学,即选择黄浦为就读意愿区,摇闵行的民办失败了,由黄浦区安排进公办,而不是闵行或者浦东安排。
#03
办理人户分离
什么是“人户分离”?哪些情况需要办理“人户分离”?
当孩子的学籍、户籍、居住地不在同一个区,或是同一个区,但是对口的学校不同,家长就需要敲定自家孩子到底在哪入学,是否需要办理“人户分离”。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大家就能懂到底什么是“人户分离”了。
情况一:户口在A区,居住在B区,打算在A区户籍地读对口的D小学,这种情况不用办人户分离。
情况二:户口在A区,居住在B区,打算在B区读居住地对口的E小学,这时候则需要办人户分离。
情况三:户口在A区,对口D小学,居住在A区D小学不对口的F地,打算在A区读F地对口的G小学,这时候也需要办人户分离。
#04
小升初择区
是现在小升初择区还是等到中考跨区?
小升初是为中考服务的,而很多家长对小升初的择区不重视,想等到中考。但现有的新中考政策,不利于跨区中考,建议是择区最好还是在小升初完成。
因为中考跨区考的话,名额分配到校是没有资格的,这个名额占据市重点高中招生总数的一半。还有高中综评的10分,高中是会照顾自己区的学生,还是外区的呢?
👉上海中考是如何比例分流的?毕业的11万考生都去哪里了?
而怎么选,要看自己孩子的定位水平和中考目标来个性化分析。初中不是名校没关系,但是要没考上市重点高中,那未来大概率天花板就是一本了。
#05
民办小升初
民办小学如何小升初?
民办小学在读,如果是一贯制学校,可以校内直升,超额摇号;如果不是一贯制,可以再去报名摇号,或者回户籍地/居住地申请公办初中。
回户籍地/居住地申请公办初中分3种情况:
第一类:如果是地段对口的区就正常验证报名;
第二类:按学籍对口的公办初中,比如黄浦、长宁、杨浦、静安等区的民办小学都有对口公办初中,区内可以对口,外区回去统筹;
第三类:按户籍地顺位或统筹录取,比如徐汇。
#06
民办要不要摇号
民办要不要摇号?要选择中签率低的民办学校去摇号?
2023年的民办中签率极低,很多家长抱怨基本都是白报名,2024年也会如此吧。如果本身对口名气不好的菜中,那家长肯定也会去名气最响师资最好的学校碰碰运气。
现在民办其实也分的,纯民办和购买学位的民办,这两者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据了解购买学位的民办和公办的差距并不大。建议家长先搞清楚,然后再抉择。
#07
16区招生方式
上海16区小升初,分别采用什么招生方式?
其中提醒,2023年嘉定区公办初中招生方式就有调整:有四所小学从2027年起小升初入学由户籍对口调整为学籍对口。
划片电脑派位:长宁
学籍对口:黄浦、杨浦、虹口
学籍对口+电脑派位:徐汇、静安、普陀
地段对口:浦东、闵行、宝山、青浦、松江、金山、奉贤、崇明
地段对口+学籍对口+电脑派位:嘉定
优渥的资源必然是有限的,需要运气和实力的双重加持。明年小升初,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如愿进入想去的学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