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中考东西城登记入学细则出台以后,迷雾反而更浓,中考红线的威力更大

2022年北京中考突然增加的登记入学计划,实施细则分别由东城区及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颁布了,摘录如下:
(一)试点学校及登记入学计划
东城区:
1.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登记入学计划80人。
2.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分校,登记入学计划80人。
西城区:
1.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登记入学计划80人。
2.北京市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登记入学计划80人。
3.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班,登记入学计划100人。
(二)报名资格
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试点学校高中登记入学。
1.已参加2022年初三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具有本区所在学校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
2.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及以上,地理、生物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卷面成绩不低于42分(卷面成绩总分值70分)。
关于此次中考登记入学评述,我制作了音频文件如下:
简评的要点是:
1,这次是试点,对2022年中考的实质影响远远小于对家长们造成的心理冲击。
如果试点顺利,未来将扩大规模,最终形成的格局是:
优秀生拼名校,
中间生挣扎于中考红线区域,
中考红线理论可点击文章末尾的“阅读原文“,收看我在北京电视台做的有关直播节目
底部学生直接躺平。
造成的社会影响,主要是极大削弱了普通初中校本就不强的学习氛围,间接影响东西城小升初非政保家长们的精神状态。
2,时间异常紧张,连初三的第一次模拟考试都等不及。
东西城各试点学校报名时间统一为2022年4月16日(星期六)。
距离现在只有不到4周的时间,家长需要及早抉择,但信息又是如此的匮乏。
对于孩子们的终生大事,抉择是最难的。
目前所能依据的成绩无非是小中考地理、生物成绩,以及零模(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
是否还有学校连期末考试成绩都没有公布呢
没有成绩又动了心思的,就需要找学校问了,
3,谁会主动报名?
目前看,我周围家长们更多关注的是,中考这次改革,是否有被移花接木、假道伐虢之类的,
家长们的这种反应一定令体系设计者倍感意外。
其实,很正常,很多语焉不详,并非是真的无语,而是特设的不清不楚。
另外,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设计这些体系的人,明显不理解都市中产知识阶层家长们为什么对成绩差的学校那么反感,
是因为生源,及学校风气,令很多家长难以接受。
但人以类聚,东西城也有能接受不需要中考就上普通高中而不在乎生源的。
东西城在小升初熟睡度高的家庭,到了初升高依旧不慌不忙,这类家庭子弟将充斥第一届登记入学的生源主体。
熟睡度低的家庭则需要考虑其他回避中高考的路径。
4,中高考逃生通道,
我之前多次提到的欧盟留学是一条路线,有些国家一年学费+生活费是10万人民币以内,北京的工薪家庭还能承受得起。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