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城高中登记入学试点,对谁有利?对谁不利?

2022.3.22,今天最受关注的新闻无疑是教育改革又一措施:
高中试点登记入学了。东西城于当天下午台了细则,引发了又一轮家长朋友们的关注。
政策链接在此:
北京市教委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gfxwj/sj/202203/t20220322_2635841.html
西城细则:https://www.xckszx.com/xckszx/news/senior/detail?id=59&newsId=2337
东城细则:https://t.ynet.cn/baijia/32468271.html(晚上东城考试中心网站没打卡,仅供参考)
小仙独家点评:
一、登记入学的高中都是普通高中,不是高考均分在全市前30的高中
这次东西城推行试点选择的高中,都遵循了一南一北的原则,也均未选择真正热门的重点高中。西城的56中在展览路学区,原来正常生源也就是这附近学区的学生;宣外是类似的情况。东城也是选择了一南一北两所普通学校。所以家长朋友们不要开心太早,如果孩子成绩中等或者偏下,这种登记入学确实保障了一个可能优惠进入普高的机会。但从这些普高最近几年的高考成绩看,大部分人想进重点大学或者冲985还是有难度的。
二、登记入学时间在4月,都不是无条件免试的登记入学
请注意,东西城登记入学试点都要求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要求地理、生物达到一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B及以上,并不是无条件登记入学的。所以如果本身就是各个普通初中的中等偏上学生,可能为了冲校额到校机会,而不参与这种登记入学。因此,大概率是非重点初中的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比较关注登记入学这种模式。这个政策对中等成绩的学生影响最大,对头部和尾部的学生,反而没有太大的影响。同时请注意,没有连续三年学籍,只是回户籍地中考的学生,也是不享受登记入学政策的。
三、试点的5所中学和所在学区、相近学区短期内关受关注程度会提高
登记入学也是推动教育资源均衡的一种策略,现在试点5所高中登记入学是面向全区的。但实际上,可能潜在最大利好的,是这些高中所在学区和相邻学区。
试想一个中等学习成绩的学生家住德胜,他会专门为了登记入学,选择宣外吗?大概率不会的,这类学生,最多犹豫一下,试试报名56中登记入学。所以笔者认为,登记入学试点利好的实际上还是这几所学校所在的学区和相邻的学区。
四、海淀朝阳为什么不是第一批试点
主要还是海淀朝阳学生基数大,两级分化严重,外加这两个区的行政区域面积更大。如果试点也是这种策略,很可能最先利好的,也是试点中学所在学区和相邻学区。而这样下去,无疑又加重了这两个区学生的分化。
五、登记入学本质还是就近为居民提供基础的教育资源
这种登记入学的性质,是不影响教育公平的,不会让高分学生上普通高中,更不会让本来不具备上高中成绩的学生侥幸进入重点高中。即使中等成绩的学生通过登记入学进入了试点普通高中,最后也要努力,不然还是上普通本科。这跟大多数北京中产孩子,如果没考上普高,得考虑留学去接受普通本科教育,没有太大的差别。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