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数学实验班「内部讲义」:尖子生必读,提炼了初高中数学竞赛所有重难点、解题方法!

上海小升初
上海小升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26 浏览





在1977年,中科大首开先河,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为超常儿童设立的班级—少年班,那年少年班在北京招了三个同学,有两个是人大附中的学生,这也促使了他们开始思考自己培养人才的道路,在1985年人大附中选定了数学作为带头学科,开办了学制初高中一贯制,通过数学竞赛遴选优胜者的数学实验班,第一届实验班就取得了让所有人为之惊叹的成绩,全班高考平均成绩579分,


而那年北京的高考本科录取线380分,这个成绩让实验班在京城一举成名,在当时就已经有家长托关系、花钱只为得到实验班的内部讲义,而在创办实验班的翌年,这个班级更是拿下了全国第一,那时适逢举办全国华罗庚少年数学金杯赛,实验班学生陆昱一举夺得了全国大赛的冠军,首次把人大附中的名字铭刻于金杯之上,而后在与华罗庚教授九位弟子的商定下,决定在人大附中实验班的基础上创办—华罗庚数学学校,并应邀华老的弟子,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王元、中科大副校长龚升、数学系主任冯克勤以及中科院华罗庚实验室主任陈德全四位教授担任华校的校长,


在实验班初期,当时任数学老师的刘彭芝就发现班里的学生在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现行中学课本时相对轻松,还发现一些学生利用假期到处去购买"数学教学参考书",提前自学,她明白面对这些学生利用传统教学法,将书本知识按部就班地讲给他们,这不仅会浪费学生大量时间,还会影响其学习数学兴趣和限制提高,因此在初期,刘彭芝就自己编写补充讲义进行专题讲座,


也因此才有上面提到曾有家长高价想购买实验班的内部讲义,在成立华校后, 人大附中决定自编适合华校学生的教材,他们邀请了一批长期从事数学奥林匹克教育的名师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大、北师大等高校教授联合编写开创了荟萃专家编书首例数学教材,上篇文章小数君带来了高中三册,在花了挺多时间寻找后,终于也把初中三册集齐了,


初高中六册,总计117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套教材各册强调内容与解题方法的衔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每一讲既覆盖了相应教材的部分知识点,又由浅入深地引入竞赛中经常使用的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强调数学技能与解题能力的循序渐进的训练与培养,而这种结构设计是本书所独具的特色,在各册部分重要专题中对已学的内容进行深化和扩展!



发布于 2024-04-24 12:4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上海小升初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