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阶段规划:丘班落地的影响与早培的规划思考
今天,我们聊聊小初阶段的一些学习规划思考。第一个话题谈一谈丘成桐少年班的落地和早培。
首先看丘班的落地,它开启了进一步的竞赛早培筛选。但实际上,丘班落地在各个省份小初阶段的影响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归为不影响、弱影响和强影响三种情况。
PART 1 丘成桐少年班的落地
01 不影响地区
不影响的代表地区是陕西、重庆、湖南等。这几个省份的顶尖高中很早就形成了贯穿小、初、高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2022年5月,西工大附中丘班首届正式招生,这是丘班全国最早落地的一批,此时铁一中、高新一中、西安交大附中也立马建立了元培班、博雅班、少年班,合称丘元博少。
后来,铁一和高新两所顶尖高中也拿下了丘班,在这个过渡期间,上述几个班型的招生从未停止。重庆、湖南等亦如此,这几个省份的竞赛格局、高考顶尖生的格局已经比较稳定,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所以丘少班的落地没有实质的影响,陆陆续续这些顶尖学校也能拿到该班的资格。
02 弱影响地区
弱影响的代表地区是上海、四川。这些地区有大量的实际民办学校,由于民办学校有直升资格,所以即使没有特种的班型,民办学校的同学也敢于在早培上投入比较多的时间。
此外,两地的学校此前已有较为创新的培养体系。比如成都的部分学校主打2+4(注1)和1+5(注2)的模式,上海有上海实验学校,同样提供贯穿的培养体系,那么就给了更广泛的同学早培的勇气。
注2:“1+5”学制即初中1年+高中5年。
强影响的地区代表是山东。其本质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由于过往的招生政策比较严,很多学校没有初高中一体化的贯穿体系,在小升初招生的时候也受到了比较大的政策影响。
第二个原因是该地早培的氛围不浓厚,一旦氛围不浓,丘班一落地,就会使得这种氛围发生较大变化,且山东的竞赛格局没有完全落定,落地丘班的学校肯定会认为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在竞赛培养的核心理念中,无早培不竞赛这一观点相信各位家长和同学已经非常清楚。
站在学校的角度上,绝大多数的学校都能理解竞赛的结果对于进度的要求极高,所以现在很多高中都在抓竞赛早培,抓贯穿培养体系。
即,落地到小学、初中去,抓顶尖生源的筛选和进度培养。
但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摆在我们眼前:顶尖的综合生是否同样需要早培?
其实,在很多学校的实践中,这一问题已经在进展之中了。
比如某学校早培,初一阶段筛选了一共120个孩子,该校最终进入到竞赛省队的人数在30多人左右。即使考虑两倍的人数搞竞赛出结果,那么剩下的50~60人,这部分同学的路径又会是什么呢?
答案是——早培综合路径。
他们和早培竞赛路径的同学同样有着数学、物理两科的早培进度。
当下丘班教学普遍按照初一学初中、初二学高中,初三竞赛一轮体系这种进度走。而早培综合的这部分同学和早培竞赛的同学在初中内容、高中内容的进度上基本保持一致,或者说略微慢些,基本可以忽略。
分水岭在于,到了竞赛体系构建时期,想要搞综合的同学放弃了竞赛,全面投身到综合的学习之中,他们后续主攻高考专题,拓展强基的数学物理,那他们就是综合维度层面清北华五的稳定存在。
简单总结,当下的早培已经逐渐分化成了早培综合流和早培竞赛流两种流派。
在丘班落地的政策背景之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早培的重要性,当然这还是少部分目标清北华五水平段的家长和同学。
不过大家要明白,不管是通过竞赛路径走向清北华五亦或是通过综合路径,早培已然越来越清晰了。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