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英语听说考首考于2023年2月26日举行,你准备的怎么样了?各题型答题技巧是什么?一起来看!
2023年北京市初中学考英语听说机考
相关问题
2023年北京市初中学考英语听说机考即将来临,这里就“听说机考”相关问题做一解答。
根据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初中学考英语科目总分值为100分,其中60分为笔试卷面考试成绩,40分为听力口语考试成绩。听力口语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采取计算机考试方式,考生有两次考试机会,取最高分计入英语成绩。
初中学考英语听说机考共四道大题,包含五种题型。分别是听后选择12分、听后回答10分、听后记录信息5分、听后转述5分和朗读短文8分。

2023年英语听说机考两次考试,第一次考试于2023年2月26日(周日)举行;第二次考试于2023年4月2日(周日)举行。
为提高英语听说机考成绩,考生应注重平时听和说的练习,多听、多读、多说。考前要熟悉考试说明,明晰题型结构及题目特点;要熟悉考试平台的操作,加强键盘输入英文训练;积极参加各种模拟测试。在利用好教材的前提下,拓展听说学习资源。考生可登录“英语听说考试在线体验系统”(http://elst.bjeea.cn)体验考试流程,熟悉考试题型,为考试做好准备。
考生对于听后选择的题型较为熟悉,出错较少,主要集中在第7、8两小题听独白选择上。出错考生主要是因为只听了少数信息就急于选择,没能听清全文,以偏概全。
听后选择是旧题型,难度相对比较小,具有篇幅短小、选项唯一的特点。其实质是考查“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答题时,首先利用所给间隙时间默读问题和选项,特别关注所给问题的已知信息。其次,听力材料会播放两次,第一次要尽可能多地确定答案,第二次对某个不确定选项进行确认,也可通过排除法对无关选项进行排除。
①审清题意,预测内容。
如果自己对题目了如指掌,答题时就会从容不迫,有的放矢,不会因来不及读题而错过答题。②捕捉信息,快速笔记。
听录音时做好笔记,有助于记住所听内容。特别可防止对人名、地名、数字等听过即忘的现象。有时即使听力理解的能力很强,不做笔记也难以记住长段对话或passage中的全部细节,或对需推理、运算的结果来不及做出反应。③抓住重点,果断答题。
答题时切不可因为一个词听不清,就停下来琢磨一阵。这样,等反应过来时,录音的播放已经过了好几句,弄得顾此失彼。④分析推理,优化信息。
测试时,并非所有的听力材料中的每个词、句子都能被自己听懂,这时同学们就要根据上下文或根据信息的前后联系来推理、分析、修正、判断、猜测词义或问题的答案。⑤有目的地听第二遍。
听第二遍时,注意及时核对尚未完全听清的选项,感到有把握的答案暂放一边。对于听后回答,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音不准确,表达中出现语法问题。①发音不准确的考生要多听课文录音,多模仿,并适当积累英语拼读等方面的知识。在考试中尽量用准确的语音,遇到不会的词或表达要确保能说出关键词,不影响理解,以减少丢分。②表达有语法错误,主要集中在时态和人称的准确性上,考生相关训练和考试中要关注时态、介词、人称、句式。例如,题干中出现疑问词how,考生要快速反应出该使用by doing句式回答;题干中出现why,要快速反应出该使用because, to do...等句式。Q:How did Tom go to the museum?
A:By train.
He went there by train.
He went to the museum by train.
Q: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when he was running?
A:Sunny.
It was sunny.
It was sunny when he was running.
听后回答是新题型,属于容易题,要求听对话或独白后回答屏幕给出的一个问题并且完成录音。其实质是考查“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和“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其特点是能听得懂并说得出。①在准备阶段,一定要利用空隙时间看清楚屏显的问题是什么,读懂所给问题中的信息,包括需要回答的内容、问题中的关键信息等,要有针对性的带着问题去听。②在听力阶段,快速浏览给出的情景和提问/回答内容,根据前后文,锁定答案关键信息,并记录下来。在答题的时候,注意疑问句型,根据疑问句型对应的回答方式,以及记录的关键信息,进行组句回答。回答时特别要注意信息点、发音及语法的准确性(例如时态),避免因粗心而失分。
③在答题阶段,考生要做的就是口齿清晰地把答案说出来了。这里要注意的是考生要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回答,不能只答一半,这样会扣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在稿纸上写好答案,答题时只需要读出来就好,这样的话比边说边想磕磕巴巴的要好很多。对于听后记录,问题集中在单词的拼写及首字母大小写上。因此,考生要对月份、星期、常见职业、身体部位、地名等听力核心词汇做到烂熟于心,此外考生要做到听后检查。听后记录会给考生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屏显记录表,考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屏显记录表了解关键信息。一分钟之后,考生会听到两遍录音。建议考生边听边记,根据屏显记录表将答案记录在稿纸上。有不明确的,在听第二遍的时候,重点去听。
听后记录注意事项:
第一节在播放录音前有一分钟阅题时间,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阅读表格,理解表格信息。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有目的地定位答案。利用空格前的几个单词定位答案,当录音读到这几个单词时,接下来的内容很可能就是答案。第一遍和第二遍录音时,需要适当做笔记,以定位和检查答案。同时,笔记应当有简介明了的版式,为第二节的转述做好准备。考生听第三遍录音,然后给考生两分钟的时间转述。记住,这个时候一定要用笔记,尽量记录详细完整的信息,转述的时候只需要拿着稿纸读就好了。对于听后转述,考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过于追求与原文一致,事无巨细地记录。导致主要内容和细节内容主次不分,反而造成主要信息不完整。解决这类问题,要记住转述不是复述,不要求面面俱到。也不要求必须原单词复现,只要完整转达意思,交际成功,即可判定为完成任务。
在准备及正式转述时,要确保涵盖表格中的信息,即要点齐全,内容充实。考生要加强训练,准确、连贯、流畅表达,尽量减少长时间的停顿和语法错误的出现。⑦ 注重文章连词的使用。(first of all, then, next, what’s more...)
听后转述注意事项:
①记录表格外信息,完善笔记。
记录表格外的信息,有助于我们组织出一篇更加连贯、完整的篇章,提高综合得分。表格以外的信息即表格中没有呈现的信息,包括对表格要点的补充说明,以及说话人的观点态度等。②公式组句,逻辑连篇。
在准备时间内,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基本公式将表格和笔记中的信息组成句子。公式:主语+谓语动词(+名词/形容词)注意:括号中的成分如果没有可以不说。③正确表达,避开易错点。
人称一致,不可乱用;时态一致。在组句连篇时,应牢记时态,保持全篇动词的时态一致;主谓一致。想清楚单复数再说出口。短文朗读是新题型,难度适中。屏显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考生有90秒准备时间,然后在2分钟内完成短文朗读并录音。短文朗读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要求考生语音、语调基本清晰准确,允许有个别地方出现错误(1—2处)。②适当停顿是有必要的,如句与句之间、较长的句子中不同意群间可适当停顿。③朗读短文之前,先在心理默读,会读的词尽量清晰的表述,不会读的词尽量根据所学拼读出来,无论这个词会读不会读,一定不能跳过去。④在浏览短文时,将生词找出来并判断其读音。另外,尽可能多地将重音、连读标注出来。考生要尽量做到朗读基本流畅,节奏感较强,只在个别地方有停顿。
此外,还要注意如下方面:
① 要充分利用所给出的90秒浏览短文,提前读一遍文章。⑤ 发音准确、连贯,有语调。不要吞音,要有重读、弱读,有快有慢,有升有降。⑨ 遇到不会读的词,猜测读音,以平常的心态读出来。首先,声音要大。机房里每个人的周围都有一些不高的隔板,可以起到一定隔音的作用。但是还是要求声音要大,把周围的声音都要盖住,才能保证机器录的是你的声音。其次,语速要慢。尤其是最后的朗读文段,以免机器捕捉不清。复述题准备时间比较充裕,有时间的话可以列下提纲,写写一些句子,帮助复述。
1、首先,要抓紧时间,提前审题这一点极其重要。每次做都要提前迅速浏览听力部分,尽快根据题干和选项预测可能出现的录音内容,努力寻求四个选项之间的差别。然后,录音开始后沉着答题不要慌张要努力记住一些关键词,如人名、地名、时间、数字等。对于那些一时拿不准、写不出的词要学会缩写词等快速标记,这样录音结束后还可以根据记忆再选择。如果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确实听不懂的,不要烦躁不安,要集中精力,做好后面的题,切不可揪住一点不放,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2、听的时候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在听录音过程中,自始至终要有目的地捕捉你要得到的信息。要心平气和,全神贯注,并做适当记录,比如人名、地名、数字、时间等都是需要记下的,可以采用简单的符号或阿拉伯数字帮助记录。特别听清每个问题的疑问词,如what,where,who,which,whose, when,why等。语篇的问题一般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设计,根据问题的选项,可以预测故事的一些情节。这样我们便可以在听录音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集中精力捕捉有用的信息。3、录音播放完以后不要急着往下作答,而是要再看你所记录的内容,再回忆你所听到的录音,从语法、逻辑等方面再印证一下答案是否正确,以避免失分。1、听后选择的最后一道题很可能是“总结题”,一定要注意听独白的开头和结尾。4、转述题必须用已给的开头,结合笔记把全部内容说出来。
5、录音时,开头不要急着说话,空一两秒,结尾处也留点时间,声音要洪亮,发音要清楚,语速要适中,最好100个单词1分钟。
6、务必要想清楚整理好思路再开口,一次成文,中间不要间断。
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听说能力不能提高,但又不知道应该采用何种方法。听说能力不好是结果,想提高,首先要分析自己不好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再对症下药,才能做到标本兼治,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老师个人的学习和教学经验,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②对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音的同化等知识缺少了解和练习。2. 词汇量太少,语法知识缺乏我们听不懂有时候是因个别生词造成的。如果我们听到的单词都认识,用法都了解,对句子结构也清楚,我们理解起来就不会有太大困难。3. 大脑反应速度太慢。大脑反应速度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4. 不了解英语不同的口音。每个国家的英语也都有不同的口音。在发音和句法上比较难懂的有印度英语,日本英语等。不了解他们的口音有时会造成听力障碍。5. 不会合理利用时间,不积极寻找机会练习听力练习越多,进步越大。每个人的时间管理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的,我们一定要提高做事的效率,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多的事情。6. 心理原因对自己信心不够。信心不够在听时就会产生过度紧张等消极情绪。我们在比较放松状态下能听懂的内容,在过度紧张的状态下大脑可能一片空白,什么也听不懂。7. 平时养成不良习惯,如闭眼、走神、翻译、过于放松或紧张过于放松和过于紧张会导致效果不佳。英语是外语,在听力时我们不能象母语一样放松,需要更多的注意力。8. 对讲话人文化背景、生活经验缺乏了解如果双方文化背景,教育水平,思维方式,生活经验相差很大,在听对方说话时,即使每个单词和句法都听清了,有时还是没有完全听懂意思。9. 训练内容太难或太易训练内容太难或太易,不够实用有趣,训练方法不得当,太想速成,缺乏耐心和毅力。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