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不考试”?中考普职分流怎么办?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04 浏览 过完了第一个没有校外培训的寒假,开学季又迎来了校内减负。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针对“双减 ”的推进展开讨论。图源 | unsplash为落实“双减”工作部署要求,严格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降低学生的考试压力,教育部当日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其中,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等多项针对考试“减负”的措施引发社会热议。何为减负如何减负首先可以知道的是,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要在一定的负担与压力下才能有效形成的,因此,“减负”是要减去过重的学业负担,而不是去掉应有的负担。这就需要学校科学合理地掌握学生的学业负担情况,把学生的作业量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图源 | unsplash“减负”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减少学生在校和在家里的学习时间二是减少学生过多的作业量要既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为将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又减少学习时间和作业量,只有一种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理解掌握应学的知识。那么该如何从考试方面给孩子减负?一、大幅压减考试次数阿择老师举个例子,比如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等。而相比以往,这一次的措施更为严格。在2018年教育部门就要求: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可组织一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应超过两次统一考试。二、严格控制考试难度比如学校期末考试的命题,要严格规范其考试内容,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以及学校的教学进度。图源 | unsplash三、合理运用考试结果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不安考试成绩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等。四、不设置教学重点班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学校教育资源公平且共享,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在小学阶段大幅度减少统一考试以及学校的常规考试,是世界各国的通例。在北欧、法国、日本等国家,小学基本上没有考试。小学阶段的排名和成绩,对于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相反,是否合群、交友、语言表达等,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因素。图源 | unsplash阿择老师觉得,“双减”首先强调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其次才是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和治理。一句话概括就是,让教育的起跑线不因贫富差距而失衡。学生减负如何取舍那么家长们就要提问了,如果学生没了考试,该如何学习?不久前,上海教委印发的文件中有提到“小学取消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将不再考英语”,一时间在社交网络上掀起浪潮。事实上,大家热议的这些所谓的“新规定”,好多年前上海就尝试推行。由此可见,要从考试的角度给孩子“减负”,阻力确实不小 。图源 | unsplash问题来了,所以说考试到底有没有必要?阿择老师觉得,考试作为一项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工具,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更多的是我们在运用这项工具的方式出现了问题。客观来讲,教学过程中的考试,能够检查学生的学校情况,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刺激和反馈,同时能够适度地给予学生正向的学习压力。减少考试可以缓解学生压力,但不宜对考试绝对化看待。“双减”强化校园主阵地、给学生减负的同时,就意味着课堂效率以及质量必须得到提升。图源 | unsplash义务教育学校考试,面向的是未成年学生,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功能。但学生不能被过度呵护,孩子们不宜在温室中成长,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需要合适的压力。减少考试,是为了能给孩子们更多创造的空间,不要紧盯文化课,而不是不给压力,没有压力的成长不是一个健康的成长过程。取消推迟普职分流无论中小学如何减轻考试负担,最后还是要面临中考。教育部文件指出,出初中毕业生升高中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外,其他考试不具有甄别、选拔功能。也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最后的中考决定升学选拔。而最近的“推迟普职分流,让学生读完高中再分流”、“建议取消中考,避免过早分层”等针对中考普职分流的观点引发热议。那么,推迟或者取消普职分流可行么?目前来看推迟或者取消普职分流并不现实。基于高中教育不均衡的原因,取消中职必然是把中职转型为普高,而这些普高会成为高中教育体系中薄弱的高中学校。图源 | unsplash高中要想像义务教育阶段那样实行就近免试入学,需要加快推进高中的均衡发展,取消超级高中、示范性高中,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把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缩减学制实行十年一贯制可行吗?阿择老师认为,人的成长不仅有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需要去体验、历练、磨砺。知识学习可以压缩,但人的成长无法压缩,这也是少年班所呈现出来的缺陷。取消中考避免分层那么有家长会说,要不要干脆取消中考?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无的放矢。韩国在1976年取消了中考,由于没有中考,就没有分数排名以及学校排名。这就导致了韩国宽松的小学初中,将升学竞争压力全部集中到了高中阶段。为了争取大学的入场券,毕业后能有高薪工作以及明亮的职业发展,高中阶段严重的课外培训以及学业负担等问题,屡见不鲜。所以取消中考,更多的是将学习培训、升学竞争等压力,往后推移到了高中、大学阶段。图源 | unsplash现有的以中高考升学率高低配置生源的分层办学格局,是教育理念偏颇而导致的教育管理、办学目标等的一系列失衡。失衡是长期、复杂的问题,有教育系统本身,也有社会文化、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由此可见,解决当下升学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或许并不在教育本身,而是在教育之外。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