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强基计划在京招生高校录取分数线汇总!
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选择和报考目标学校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按照往年时间推算,目前距离2023年强基计划报名仅剩4个月,特为大家收集整理强基计划高校2022年在京录取分数线,供2023届考生择校、选专业参考:
温馨提示
各高校公布的2022年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为核算后的综合成绩,包括一定比例的高考成绩和校考成绩,具体核算办法及公式参见高校招生简章。
由于各高校综合成绩折算满分不同,有100分、750分、1000分等不同算法,故各校公布录取分数线差别较大,不能简单直接对比。
中国人民大学

注:综合成绩=0.85×(高考成绩(不含加分)/高考满分)×750+0.15×(校考成绩/校考满分)×750;校考成绩=0.6×(笔试成绩/笔试满分)×100+0.4×(面试成绩/面试满分)×100;校考满分为100分,笔试满分为120分,面试满分为100分。云南高考满分为772分,其他省份(不含上海)高考满分为750分。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天津大学
学校强基计划北京市相关专业录取综合成绩最低分如下: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北京市各专业入围标准:

学校强基计划相关专业录取综合成绩最低分如下: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京招生专业录取最低综合成绩如下:

厦门大学
学校确定2022年强基计划录取资格名单,在京相关专业录取标准如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山东大学
2022年学校强基计划在京分专业录取标准(综合成绩)如下:

四川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录取标准为该专业综合成绩录取最低分。
武汉大学

东南大学
学校在京各专业录取标准公布如下:

兰州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学校2022年在京强基计划各专业录取最低综合成绩如下:

同济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此外,除了部分2022年不在京招生的院校外,还有个别院校尚未公布强基计划在京录取分数线。考生如想进一步了解这些院校的数据内容,可登录相关学校招生网站,查询强基计划校考入围分数线以作参考。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现代生活中数学更是无处不在,从指纹识别到CT技术,从数据处理到信息安全,从大气科学到火箭飞行器的设计,从地质勘探到施工建筑,形形色色的技术革命的背后,数学都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进行理论研究、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行业,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其应用面也极其广泛,具有扎实基础的数学人才既可以做职业数学家,又可以在各类学校做数学老师;还可以成为某种领域(如金融、统计)的数据分析师,也可以从事软件设计、工程计算、网络安全、国防科技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据统计,毕业后收入较高、工作相关度高、提升较快的专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金融、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相关行业领域。而数学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岗位,如精算师、银行、证券业工作、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等。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物理学专业培养的是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经济、科技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像应用物理这样基础性专业的人才,由于其可塑性强,基础知识扎实,反而越来越能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

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多同学会选择考研或出国深造,深造的专业大部分为物理学相关专业。
物理有许多课程是其他专业的主干学科或考试科目,考研率很高,这也是物理学专业的优势所在。
物理学就业与大多基础性专业相同,主要在高校、国防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及相关科研管理工作。中国有很多与物理相关的研究所,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这都是物理学毕业生深造和就业的好去处。
在就业领域,许多以物理为基础的学科领域都闪烁着该专业毕业生的身影,如信息、能源、航天、军工、材料、交通、经济、生命科学,等等。
化学专业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方法,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主干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等。

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化学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生物科学(又称生命科学)专业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从本质上说,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
生物科学专业的科技含量要求较高,因此对于这个学科的学生来说,选择继续深造对于以后从事专业的科学研究很有必要。

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社会上有一种误解——“生物专业不好就业”。“生物专业不好就业”的印象,可能来自于国内生物“对口”的就业岗位不好找,就业面较窄。如果想进入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科研,需要读完博士。本科生如果选择直接就业,很可能要去医药企业或转行。
目前,国内杭州、上海、北京等很多跨国的和国内有名的生物医药企业都需要优秀的生物学人才,将来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那里有年轻人可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生物学有很多领域,各领域之间也存在差异,比如生物信息和生物统计方面有较好的就业前景。这两个领域与信息科学和统计学有交叉。所有,生物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考虑多接触跨学科的知识领域。
历史是以人类历史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力图发现和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社会生活提供借鉴,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历史学作为社会学领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更接近,有些领域几乎是全覆盖,历史学给这些学科提供资料和知识,与这些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
国内历史学本科阶段主干学科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我国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几乎都设有历史学专业,喜欢阅读各种历史读物,对历史感兴趣,善于思辨并且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人适宜报考该专业。



阳光高考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历史学毕业生规模为16000~18000人,连续两年就业率都在65%~70%之间。
从专业对口方面来说,历史学职业需求相对较少,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从事教师工作,或者向历史学研究方向发展。
哲学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哲学专业本科就业率连续三年在75%上下,处于中等状态。与那些热门专业相比,哲学专业虽然没有那么受宠,却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
无论从地域方面,还是领域方面来看,哲学系毕业生分布都比较广泛,其主要就业方向有:
古文字学是以古汉字和各种古汉字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
考生可关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