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初中摇号的真相,不知道的建议别摇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63 浏览




自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实施民办摇号政策后,民办没了入学面试环节,也没办法挑选生源(表面上),普娃也有机会进入一梯队民办!

虽然摇号存在运气成分,但多多少少有机会进去了。但招生人数终究有限制,所以想被录取还是难的。

民办摇号的中签率数据真实吗?根据往年中签率填报志愿是否稳当?哪个学校中签率更高?

这些呢也是家长们问到最多的问题,今天就来聊聊这些家长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首先要知道民办摇号的中签数据是否真实的前提要清楚什么是中签率?

表面上的中签率:

中签率=民办学校实际招生人数/对外统招报名人数

实际上的中签率:

实际中签率=(公布的招生数-自招数-教职工子女投资方子女照顾预留名额-特殊途径招生数)÷报名参加摇号人数

然后来看中签率是否真实?

这个很肯定:网上和市面上所有的关于中签率的数据都是假的,或者说只是其中很表面的一部分。

今年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了,整体来看

今年招生计划比较平稳,相比去年变动不大

2024年,全市共有109所民办初中招生;

统招计划13028人;

其中走读招生计划10127人,寄宿2901人,直升6720人,教职工子女等1697人;

对比去年统招计划增加了149人,统招总计划人数跟去年相当。

图片

去年也有107所民办初中招生,每个学校统招计划还分走读和住宿。怎么会有真实的中签率传出来呢?真实的中签率只有各个区的教育局最清楚(除非你有关系后台硬。)

就算有些学校啊可能跟上面关系融洽,能通过某些方式或者算法了解本校中签数据,但这也是内部机密,不会外传。毕竟如果学校的中签率低且传出去了会影响下一届招生的,学校也不敢啊。

所以其实对家长来说,摇号的概率就是0和100。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没有中间值,更没有中签率!

那这样还要不要摇号?如果家长有这个疑问或者开始纠结了,那下面几个问题就需要慎重考虑了:

  • 你家对口学校怎么样,如果摇不中是不是能回去?

  • 你对孩子的目标和定位是什么,是四校八大、市重点还是只要上个高中就行?

  • 有没有做升学路径规划目标学校的优劣对比?

  • 对时间和金钱成本的怎么想?

怎么提高摇号成功概率?有没有提高摇号概率的方法?如果有这些疑问的家长下面3点请仔细阅读:

1.民办较多的大区,比如闵行、浦东这种,选择排名中等偏下的这类民办中签概率相对会大一点。

2.那些被购买学位的学校,学费低,但热度就会高,像这些学校家长就要慎选!有些双语学校还涨价了,如果招生人数多的,那么摇中的概率相对要大一些。

3.摇号选择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住宿的,肯定比市区的热门民办概率要高。

以上3点只能提高摇号概率,并不是100%必中!

可能很多家长不甘心摇概率偏高的冷门学校,只想去摇好的学校,那报名人数肯定巨多,相应的你摇号概率也会降低。如果摇不上还回不去那就只能接受统筹公办。

那民办摇号中签几率应该怎么算?

这个没法算,再说了算它干啥?要不要摇号,这个不是概率问题,这个是满意度问题。如果还算满意,就直接选择对口,如果实在无法满意,就去摇号。

需要注意的是,民办第一志愿或调剂志愿摇中录取后,均不得放弃!!!!

所以建议大家在选择民办摇号之前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做好通盘考虑和取舍。

如果没有摇中就回到就读意愿区的公办学校的招生排序里,遵照同类排序靠后原则。比如人户一致排在人户分离的前面。对口公办如果不是特别热门的,摇号失败后大概率是可以回去的。反之则有很大被统筹的风险,所以本身具有较好公办对口的家长,还是要慎重选择!

所以,升学家庭还是要注意,择校一定要提前规划!!尤其目标是头部学校的家长,建议提早准备充分了解再选择!

通过数据来看,2023年民办报名热度火爆,除了部分走体制外的学校,其它民办大多都需摇号,尤其是部分徐汇、杨浦两个教育大区,报名人数远大于招生人数。

2023年,全市共107所民办初中招生,需要摇号93所,占比86.9%。同理,全部录取的学校数量较少,没有摇号的民办学校,基本都是走体制外升学路线的学校,而且主要集中在浦东、闵行两区,学费也是不敢想!

徐汇、长宁、虹口、杨浦四区初中23年都是100%摇号!

24年升学都挺玄学的,二模考题目妖里妖气,三公面单的发放也被家长戏称为“玄学”~所以保不准到民办摇号还会有什么“幺蛾子”出现呢!




发布于 2024-04-19 22:4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