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德胜总结(1):德胜2026年还会调剂吗?

这几天,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
德胜2026年能买吗?会不会被调剂出区呢?
今天就从几个方面来判断,我给大家提供一些数据和事实,大家作为参考。
1、关于扩班
2020年德胜扩了11个班,是整个西城扩的最多的,其他的片区可能扩6个、8个,但是它扩了11个。
当然了,2020年整个全北京都在扩班,不管是西城还是海淀。因为2020是入学人口爆发式增长的第一年,JW也是预判到后面几年都会是这种情况,所以才有了大规模的扩班。
在2021年德胜增加了一个学校,是育祥的分校,招四个班,在西城区全区招生。
从摇号的情况来看,中的比较多的是德胜的731之后和广外的731之前。其实这就相当于变相的扩班,所以德胜现在总体的教室和班量是足够多的。
2、 今年到底调剂了多少731后呢?
据家长的反馈和民间统计,2022年德胜出区大概是150人,还有一种说法是300人,这个事不能确定,我们且把它最多当300人看。
再来看一下德胜的西施附小的情况,在之前我们介绍过,西施附小一个班是45个人,这个数据依据的是它的最大班容量,是2020年的情况。
2020年是45个人一个班。
但是据新一年级的家长(即2022届的家长)说,2022届一个班有的是31个人,有的是35个人,那也就是说每个班减少了10个人。
那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按最大班量:
一个年级24个班,每个班如果再多容纳10个人,那就能容纳240个人;
那实际如果出区了300人的话,如果今年德胜按照2020年那种塞法把人塞进来,那这些人也是大概能塞下的。但是为什么又没有塞下呢?
我认为是这样,纯属是我自己的判断,你们可以当我胡说八道——
因为23年和24年的形势太严峻了,入学人口太多了。
我认为:JW在做工作安排时候,一定会对后续做出预判。出于这样的预判,哪怕今年学生挤一挤压一压就能收,学校也不能收,因为学校一旦收了,给大家的预期就会很好,就会认为,德胜都可以不出区了,那我们就使劲儿买,那就更买爆了,那明年和后年就更加危险了。
所以呢,一定不能有这个先例,这是我个人认为的2022年731之后被调剂的主要原因。
其实没有那么多人,但不能开这个头,也不能给大家好的预期。
否则一方面是房价压不下去,另一方面2023和2024年好的预期给出之后,学生就会蜂拥而至,那就更加难受了。
3、 关注出生人口的数据
我一直强调的一点是,2026年之前和2026年之后买学区房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因为2026年这一年的入学人口出现崖断式的下跌,是近十年北京整个入学人口的最低值,只有10万。
而2023年是多少呢?2023年是17万。
2022年是多少呢?是14万。
2024年也是14万。
也就是说22年和24年基本人口差不多,但是呢,23年的17万入学人口是一个最高峰,25年是13万,只有到了26年出现了一个暴跌,到了10万。
那很多人疑问:这个数据太宏观了,你讲的是全北京,对于德胜来讲影响有那么大吗?
那我反问一句,2022年调剂出区只调了300人,但也就因为这300人,足以对这个学区房产生一个强烈的震动了。21年月坛调剂出区多少人?两个班而已,两个班仅仅80个人,就足以对房价产生100万上下的涨跌,那你觉得影响大吗?
4、 JW不会用今天的数据来指导今天
在这里,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JW所有行为的出发点一定不是刻舟求剑的,怎么说呢?他们不会只用今天的数据来指导今天,他们的动作一定是有预判的,就好像22年,原本努努力能收,那学校也不能收,收了之后后几年怎么办?
但是呢,我们对于26年后势的预判是什么样呢?年年人口都在跌,10万、9万再继续往下,所以基于预判的这种心态,我认为:26年德胜有可能能收。但是在此声明,以上所说的都是个人的猜测和判断,信不信就取决于你自己的分析了。
下期来给大家看一下我对德胜学子的采访,让大家感受一下在德胜上学的体验以及德胜学子的精神风貌。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