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2022年人大附中早培班初试现场,原来考试内容是这些!
7月23日上午8点30分,人大附中早培初试正式开始。
录取比例“百里挑一”的早培班,被喻为北京“鸡娃”的天花板。北京家长们也普遍认为:没见识过人大附中的早培班,都不配谈“鸡娃”。
人大附中“早培班”,是指本应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被人大附中提前招进中学,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的实验。根据官网介绍,我们更能看出”早培班“的与众不同:
“人大附中超常儿童早期培养实验项目(简称“人大附中早培班”)是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本项目旨在熔铸中外教育精华、坚持综合创新,对超常儿童早期发现、培养与评价的方法、机制及模式进行科学探索与研究。”

(截取自人大附中官网)
早培报名,家长们更是趋之若鹜。据统计,每年录取人数仅为百人的”早培班“,2021年报名儿童人数就达到3万人。
拿到早培入营票的娃,即便没有被早培录取,在来年小升初的时候,也会被海淀六小强“瓜分”掉,所以早培考试对于海淀区牛娃们的小升初来讲,至关重要。
今天开始的第1轮初试,一共分为3个环节:
1
30分钟公益课堂—24节气
公益课堂围绕24节气展开,以三段视频的形式呈现:
①地理课堂
地理课堂以冬奥会开幕式视频作为开始,引出中国24节气,分别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方面讲述了24节气。
自然地理中讲述了地球公转与24节气的关系;人文地理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节气,和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对应节气的习俗。
②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以24节气为主线,分别介绍了春夏12个节气的古诗,包含有《清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
③英语课堂
英语课堂介绍了24节气的英文翻译,播放了关于24节气的由来和习俗的英文记录片。

2
30分钟公益课堂—课堂数学
在课堂数学讲解中,通过一道行程问题,讲解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不定方程组,不等式组解法。
内容总体比较难,虽然面向的5年级学生,但却达到了准初中生的授课难度。
如果参与初试的孩子们没有不等式的基本概念,那教学内容部分很难听懂。
3
最紧张的环节—正式考试
考试前几道题目,地理、英语、语文题目和知识穿插出现。
地理和英语题目,都与前30分钟公益课堂视频讲到的24节气相关,另外英语还考察了阅读;
语文题目,考察对24节气视频提到的相关诗句的理解,以及词语搭配、成语的用法、阅读理解等。
数学一共13道题,考了和奥数相关题目。有行程、工程问题、数论、几何、概率、比例应用题、立体几何等大部分模块。同时也考了不等式和三元一次不定方程组。

4
“早培班”对培育孩子的新要求
2022年人大附中早培班第1场初试结束,按照招生简章,接下来还会继续安排若干次公益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校将了解学生是否具有超常儿童的特质。从而将根据筛查的情况,确定早培录取学生。
通过本次人大附中“早培班”初试内容可以看出:
①数学主要考察孩子奥数和学习能力,考试时间短,计算量较大,相当于四星及以上难度;
②语文偏向初中内容,涉及面广;
③英语则考察学生知识的长期积累;
④地理也同样注重平时常识的积累,和结合生活实际的知识运用。
另外,考核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落脚点,结合生活实际百科常识作为考点。一方面考察孩子们平时的知识积累,同时也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同学科知识点穿插出现,这对孩子日常积累,背诵是一种要求,同时也对孩子举一反三,知识点融会贯通,整体理解,全局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