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小学,被“集团化”了吗?“集团化”的好处在哪?

昨天晚些时候,“海淀教育”公众号发了篇文章:官宣!海淀区又有8所中小学进入集团化办学快车道


(3)铁路实验小学。有关“铁路”这个词,更有名的应该是“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简称“铁二”。我第一次听说铁二,是我们高中有个初中铁二的同学,那时候还想这是个什么打工子弟学校。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也是个西城的重点学校。但“铁路实验小学”的这个名字,我真的是看到海淀教育的这个文章才了解到的。在最新的消息中,这所小学并到了五十七中的教育集团。五十七中泽哥可是太熟悉了。和人大附中分校一样,用极小的占地面积,做出了非常出色的中考成绩。一所普通校,不仅中考分数比很多重点校要高,连高中的录取分数线都位于仅次于六小强的档次。而且去年承办了原来的上庄中学后,相信以后还会再上一个台阶。铁路实验小学位于这样的一个教育集团,未来可期。但大部分家长一定不会因为这么个小学去买相对应的学区房,这一部分是因为信息的不透明,另一部分是因为家长不愿去了解。
以上举了三个有关小学的案例。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我想说我理解的“快车道”,就是当小学和中学处于同一个教育集团时,有“一体化办学”倾向时,是对孩子有利的。
有利的地方很多,但根源都是在小升初方面。孩子在小升初时,除了享受原有的小升初方式外,还多了一种“集团内直升”的升学方式。而作为中学来说,也在小升初时除了正常的摇号派位之外,也多了一种“集团内直升”的升学方式。以前面所提到的五十七中来举例,学校之前有那么好的办学成绩,那作为学校领导来说,就自然而然希望把这个办学成绩能够延续下去。那由于摇号派位的学生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而自己集团内部的孩子则有着确定性。于是从中学的角度,也势必会对这些孩子进行重点培养。一来一回,学校的生源质量有了保证,小学的孩子们也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个双赢的态势。
而从上面这个海淀区公布的新加入集团化办学的学校来看,除去加入重点中学教育集团的小学外,也有小学是加入了重点小学的教育集团。那这部分小学在升学途径上,就并没有了上面所说的这方面优势。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重点中学没办法给这些小学提供小学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重点小学可以。尤其是师资方面。前一阵北京市在推动教师的流动性,要求教师轮岗,那首先就是在自己的教育集团内部进行轮岗,再加上学校间的一起教研,相信重点小学会带动集团内部其他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以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以后的学校估计就只有了两类。一类是小学中的传统名校,大校,成立自己的小学教育集团。这种集团家长肯定还是非常愿意去的,毕竟谁不愿意去中关村一二三四小这样名声在外的重点小学呢。但与此同时,也会有像铁路实验小学、太平路小学这样之前完全名不经传的“小”学,被合并到重点中学的教育集团之中,享受那按比例直升的名额,肯定也会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
重点小学集团为“名”,重点中学集团为“利”,不同目标的家长,当进入到不同的教育集团中之后,都能够各取所需,真正实现“让每个家长都满意”的教育。
如果您家的小学既不是传统的重点小学,也还没被并到某个教育集团之中,那只能说还没到时间,还得再等等。只不过还要等多久,能不能赶得上,这个,就不好说了。
最后,对于文章中的两个表再多说两句。
说实话,在这篇文章所公布的这些教育集团,以及这些学校承办海淀北部部分中小学的情况表中,有很多是之前大家就耳熟能详的,比如五十七上庄,十一学校北校区等等,只不过这次又从官方角度整理公布了出来。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某某校区和某某分校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某某校区和本校的联系会更紧密一些。
而之前涉及“公参民”的三所民办校,则都回到了自己“母校”的怀抱之中,成为了教育集团中的一份子,也算是暂且给这些学校的学生家长吃下一颗定心丸。只不过这些学校后续将要如何发展,还得多观察一两年才能得出结论。
总结一下,就是对于普通老百姓们来说,学校的优质程度越来越高,要么是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要么就是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的集团内学校。无论身处哪个区的哪个学区,都有优质学校可以上。只不过,目前来看,优质的生源是有限的,优质的教师队伍是有限的,后者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得到解决,但是前者是根据自然发展规律来的,很难打破,只能说在摇号的大政策背景下进行重新分配。所以在这些明面上的重点学校及重点校的教育集团中,究竟哪些才是最适合自家孩子的,还需要家长再下些功夫。只不过,今后闭着眼睛选所选到的学校,确实要比之前闭着眼睛选选到的学校更好了。或者说,今后闭着眼睛选的学校,只要孩子自身打铁硬,那就是会有出路的。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