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位朋友问我:我家有学区房,小升初不存在问题,儿子刚上一年级,有必要让他学奥数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因为许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有许多家长虽然让孩子学了小奥,但只是随大流,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所以,我决定写篇文章,详细谈谈要不要学小奥,以及学到什么难度的问题。

在小升初可以择校的地方,学小奥最大的作用是升学。因为校内的小学数学实在太简单,所以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小学成绩好不一定真的好,小学成绩差一定真的差”。
但是,对学校来说生源决定着成绩,想招到牛娃是每一所重点中学的迫切需求。由于校内数学成绩失去了选拔作用,那些有条件挑选生源的学校就把小奥当成了选拔工具,用小奥来筛选那些学习能力较强,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如果没有择校的需求,小奥最大的作用是锻炼思维,让孩子适应做难题,适应复杂的思考,能够更好地直面各种考试。有好几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初中一线老师都对我说过:真学过小奥的孩子和完全没接触过小奥的孩子,思维的深度不一样。完全没接触过小奥的孩子,思维方式简单直接,上初中后,碰见需要稍微拐几个弯的题目就反应不过来,而真学过小奥的孩子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想来你也注意到了,我这里说的是真学过小奥。所谓真学过,指的是自己深入地进行了思考,真正弄懂了来龙去脉,而不是简单地学过套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既然谈奥数,就不能不谈及天赋,因为想把奥数学到顶尖,必须要有足够的天赋。但是,即便是天赋很好的孩子,如果一直不做难题,也会因为长期徘徊于低难度的小学校内知识,最终导致泯然众人,最多只比普通人稍强一点,浪费掉数学天赋。道理很简单,大脑和体能一样,都是用进废退。学奥数就像练长跑,天赋好的孩子,练起来自然事半功倍;天赋一般的孩子,也可以在练长跑的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但是,总有少部分孩子天生不适合跑步,练长跑只会对他们造成伤害。所以,我给那位朋友的建议是:只要孩子能够较为轻松地学懂校内数学,就让他学一点奥数;反之,如果孩子学校内数学都很吃力,就不要学奥数了。

接下来谈第二个问题:小奥需要学到什么难度?
既然学小奥是为了锻炼思维,那就必须优先考虑锻炼效果。练过力量的人都知道,重量太低起不到锻炼效果,重量太大又根本练不动,只有合适的重量锻炼效果才最好。学小奥也一样,只有适合自己的难度才是最好的,强烈推荐多练习那种乍看上去不会做,思考二三十分钟之后就能有思路的题目,对自己的提升最大。那种完全没有思路的难题并不适合,因为太难了所以很容易打击自信心,降低学习兴趣;太简单的题目也不合适,因为总在低层次徘徊几乎不会有任何提高。关于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小奥辅导资料的难度,我曾经专门写文章进行过测评,从难易程度来看,从简单到难依次是:举一反三<学而思秘籍<高思导引≈明心资优≈奥数教程<学而思思维创新大通关。
最后谈谈小奥怎么学的问题。
如果是为了小升初择校考试,报辅导班效率最高,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有老师带着学和没老师带着学是两回事。
如果没有小升初的压力,强烈建议家长陪着孩子一起自学。在学的过程中互相讨论,以锻炼思维为目的,不要设定具体的目标,听孩子讲每一道题的思路,让孩子养成钻研琢磨难题的好习惯,同时利用学奥数的机会培养自学能力。如果是为了将来走竞赛路线,那首先得在四年级就把小学的大白本刷完,然后提前学初中数学。记住,竞赛路线的关键是提前学,给后面留足时间。这种路线只适合牛娃,天赋和勤奋缺一不可。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