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联盟杯赛备考指南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56 浏览






part1:杯赛介绍

图片

    美国“大联盟”(Math League)思维探索研学活动 是美国及北美地区具有卓越影响力的中小学数学思维探索研学活动,也是一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小学数学思维探索研学活动。第一届探索活动于1977年举行,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43届。
【土味翻译】:杯赛来自北美,所以中国教育局不会做限制,大家放心报名!
    美国“大联盟”(Math League)思维探索研学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研学嘉年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动试题灵活、生动,富有趣味性,同时也贴近生活。让学生理解数学、欣赏数学,激励学生创新,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土味翻译】:建议只参加第一个阶段就行了,在小升初简历中的含金量跟希望杯差不多,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1.1第一阶段活动安排
  1. 3 - 11年级美国、加拿大、中国的学生

  2. 活动日期和时间:

    6 - 11 年级学生: 2021年8月15日(星期天)上午 9:30 - 11:45 (在线, 其中10:30 - 11:00 为30分钟中场休息时间)
    5 年级学生: 2021年8月22日(星期天)上午 9:30 - 11:45 (在线, 其中10:30 - 11:00 为30分钟中场休息时间)
    3 - 4 年级学生: 2021年8月22日(星期天)下午 1:30 - 3:45 (在线, 其中2:30 - 3:00 为30分钟中场休息时间)


  3. 每个年级的挑战活动分为Individual Round (个人赛)和Speed Round (速度赛)。


  4. 全英文试卷。3-7年级每个年级分别一套试卷,8-9年级同一套试卷,10-11年级同一套试卷。

  5. 考试期间学生可以使用组委会提供的英汉数学词汇手册(在线)。

  6. 考试期间禁止使用任何其他字典、词典、计算器、及任何资料(包括纸质及电子版的)。

【土味翻译】:有网就能参加,今年只有线上考试,没有线下考试,报名的话需要依托机构来报名,但机构不额外收取费用,仅代替组委会收取报名费。



1.2第一阶段活动命题机制

图片

        所有题目为英文原题。考试时组委会给每个学生提供在线数学常用词汇表(英汉对照)。禁止使用任何字典、词典、计算器、及任何资料(包括纸质及电子版的)。
美国“大联盟”(Math League)思维探索活动组委会有权利根据需要调整命题机制。
【土味翻译】:全英文考试,裸考是不可能的,肯定要参加赛前培训班,否则你连题目都看不懂,查单词表?有这功夫多做几道题它不香吗?

1.3第一阶段活动奖项设置
  • 2021美国"大联盟"(Math League)国际夏季数学挑战活动每个年级设置以下奖项(8-9年级学生一起评奖,10-11年级学生一起评奖):


    Gold Medal (国际金奖): Top 5%

    Silver Medal (国际银奖): Top 15%

    Bronze Medal (国际铜奖): Top 30%

    Proficiency Award (中国赛区优胜奖): 各赛区(省、直辖市)除国际奖项之外前20%

    Individual Round (个人赛) 和 Speed Round (速度赛) 分别评奖。

    其他参赛学生获得Certificate of Participation证书。

  • 图片



【土味翻译】:综合获奖率高达50%,你没听错,就是每两个人参加,就有一个人获奖。如果说美国大联盟是没有任何数学杯赛成绩的孩子的救星,相信没有其他杯赛会站出来反对!那你还犹豫个啥?报它!

1.4第一阶段活动冲刺学习
       使用美国“大联盟”(Math League)思维探索活动在线智能学习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地掌握美国“大联盟”(Math League)思维探索活动必考的知识点、常用的数学英文词汇, 快速、有效地提高第一阶段活动成绩。
【土味翻译】:在线智能学习系统,美其名曰:学习系统,实际上相当于收报名费,有120元基础班和420元“智商税”版。二者必选其一,才能参加考试。聪明的家长肯定选120元版本,省下300块钱给孩子报个史老师的专业考前冲刺班,它不香吗?

part2:如何备考?
第一步:上考前赛培班
第二步:自己再刷几套真题
第三步:不好意思,没有第三步!

【土味翻译】:因为这个杯赛含金量没那么高,所以没必要投入那么多时间,拿个奖往简历上面一写,咱家小青蛙也是有数学杯赛经历的那一类人了。
大联盟备考系列数论篇

在大联盟活动中,数论模块考的比较多的就是“因倍质合”、“整除与余数”等,且题目本身难度不大,解决数论题目的关键仍然在于读懂题目,其中的关键字眼对于整道题的理解非常重要,反过来当你遇到特定的英文单词时,就能猜测此题考查的是数论模块,继而用自己熟练的数论知识解题即可。


图片



我们先来看看在题目常见的“数”:

factor(因数)、

multiple(倍数)、

prime number(质数)、

composite number(合数)、

integer(整数)、

natural number(自然数)、

remainder(余数)、

common factor(公因数)、

common multiple(公倍数)等。

看到这些单词,很大程度上在考查数论部分的知识点。 



单词——数

图片


词组与搭配

图片


单词——杂

图片


不需要执着把每个单词拼写背下来,只要混个脸熟,知道意思就行。


图片


 真题演练1

The greatest of common factor of two number is 3. The product of these two numbers must be divisible by

A)6  B)9  C)12  D)18


此题中标红的是关键字,这三个短语都在上面的词汇出现过:

the greatest common factor 最大公因数

the product of 某数之积

be divisible by 可被某数整除


从短语意思入手,明显提示考察数论中的因倍质合与整除,整题大意为“两数的最大公因数为3,那么这两数的乘积一定能被xx数整除”,两个数都含有因数3,那么乘积一定会含有因数3×3=9,因此两数的乘积一定能被9整除,故本题选B。



真题演练2

Of the following, which is the sum of two consecutive integers?

A)111111   B)22222

C)444444   D)888888   

 

此题中标红的是关键字,the sum of在很多英文数学题都很常见(不仅在数轮题),意味求和,最关键为后面这个短语

“consecutive integer 连续的整数”,整题大意为“以下的数中,哪个会是连续的两个整数的和”,题目读懂后发现这是一道极为简单的关于奇偶性的数论题,连续两个自然数/整数,为一奇一偶,其和一定为奇数,故此题不用计算,除A选项为奇数外其余均为偶数,故本题选A。


真题演练3

On each of the four shelves of my bookcase is a different prime number of books. There could be a total of ________bookson my shelves.

A)15  B)21 C)22 D)24  

 

此题中标红的是关键字,最关键为后面这个短语“adifferent prime number不同的质数”,再加上前面“four shelves”限定为4个。整体题意为“我的四个书架上书本的数量分别为4个不同的质数,那么书架上书的总数有可能为多少本”,换而言之,就是求4个不同质数的和的可能性有哪些。


此题考察100以内的质数,20以内应该能脱口而出(2、3、5、7、11、13、17、19),因为本题给出的选项的数不大,通过简单枚举,只有21=2+3+5+11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真题演练4

For how many differentpairs of unequal positive integers lessthan 10 is the least common multiple of the numbers less than their product?

A)6  B)7  C)8 D)9


此题有两个难点,一个是短语的理解(解题关键),一个是数学题目本身有难点和易错点。“different pairs of unequal positive integers”不同的正整数对,“the least commonmultiple of the numbers”最小公倍数,整体大意为“有多少对小于10的不同正整数对,使得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小于它们的乘积”;理解题意后,本题讨论数的范围不大(1-9的整数),要清楚什么情况下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会小于两数的乘积,也就是要两数不互质,通过枚举可得(容易漏,建议有序枚举),(2--4/6/8)3个,(3--6/9)2个,(4--6/8)2个,(6--8/9)2个,共3+2+2+2=9个,故本题选D。


图片

做大联盟数论题,要学会从关键的英文单词中获取考点信息,借助扎实的数学功底和对应的知识点去理解题目大意,数论题目在大联盟当中考查的数学本身难度不大,建议大家要熟悉相关的单词短语。


图片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4-15 16:3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