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海、朝、四区跨区政策盘点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52 浏览




关于跨区就不得不提提家长们为什么跨区,借用民间戏话您听个乐

中国教育看北京,北京教育看西城。

西城是“高原”,东城是“平原”,海淀是“丘陵”,朝阳是“洼地”石景山和丰台是“深渊”,其他城区。。。

近几年主打教育均衡路线,各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也确实在逐年缩小,比如教育强区的优质校合并其他各区普校以及本区优质校合并区内普校以集团校或分校性质的帮扶,优帮劣来带动其他区教育资源的发展,但各区之间整体依旧有着不小的差距,也就导致了有条件的家长有了跨区的想法。

接下来小默也帮大家整理了历年小升初跨区人数最高的四个城区(西、海、东、朝)的跨区政策,有跨区想法的家长可以提前了解准备,文章最后会有跨区互助群(小升初阶段有跨区打算的家长可以扫码进入,文章最后我也写明了这个群的用处)

西城跨区政策

(一)本市外区回区所需材料:

1.法定监护人独立拥有西城区产权房的《房屋所有权证书》或《不动产权证书》。

2.学生及法定监护人(父母至少一方)西城区个人居民户籍户口簿。

父母户籍不在同一户口簿上的,需提供《结婚证》、父母双方户口簿。

单亲家庭需要提供抚养方相关有效的法律文书依据。

3.学生的《出生医学证明》。

(二)外省市回区所需材料:

1.就读小学开具的小学应届毕业生情况说明并加盖公章(见附件:小学应届毕业生情况说明(式样))。

立即下载小学应届毕业生情况说明(式样)

2.在西城区实际居住材料

3.学生及法定监护人(父母至少一方)西城区户籍户口簿。

学生为西城区单位集体户籍的,法定监护人(至少一方)应为该单位集体户籍并在户籍所在单位工作,还需出具单位集体户籍首页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法定监护人集体户籍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在职证明。

父母户籍不在同一户口簿上的,需提供《结婚证》、父母双方户口簿。

单亲家庭需要提供抚养方相关有效的法律文书依据。

4.学生的《出生医学证明》。

(一)家长网上申报材料

时间:5月6日(周五)9:00-10日(周二)17:00

申请回西城区初中入学的家长登录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网站(www.xckszx.com),点击“初中入学——公告通知——申请回西城区初中入学审核系统”,扫描页面二维码,点击进入上传材料界面,根据提示进行学生信息验证,绑定申请提交人手机号,填报基本信息,并按要求上传审核所需材料照片,保证填报的基本信息与上传的房产证、户口簿等材料的信息一致。双(多)胞胎子女须重复上述操作,分别进行填报。

(二)网上审核上报材料

时间:5月9日(周一)-11日(周三)

西城区根据家长在审核系统中已填报的基本信息和上传的审核材料照片,进行网上审核。审核通过的学生,将按照户籍所在地划分学区。

注:本市外区回西城学生须按原就读区相关要求办理出区手续。

(三)查询审核结果

时间:5月11日(周三)9:00-12日(周四)17:00

申请回西城区初中入学的家长登录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网站(www.xckszx.com),点击“初中入学——公告通知——申请回西城区初中入学审核系统”,扫描页面二维码,点击进入查看结果界面,根据提示进行学生信息验证,查询回区办理审核结果及划分学区。

1.结果查询为“审核通过”,即为符合回西城区初中入学条件,不再进行现场审核,可在西城区参加初中入学。

2.结果查询为“审核不通过”,学生信息自动退回到原毕业小学所在地,并在原毕业小学所在地升初中。

(四)完成入区手续

时间:5月13日(周五)-15日(周日)

区级审核通过后,需经过市教委网上确认,完成入区手续。

(五)网上填报入学意向

时间:5月22日(周日)9:00-25日(周三)17:00

------------------------------------------------------------------------

海淀跨区政策

【初中入学】2022年在外区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回海淀区初中入学报名工作的通知

在外区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办理回海淀区初中入学手续的时间及办法具体如下:

一、办理条件及审核材料(符合以下一项即可办理)

(一)以户籍所在地为依据升学

1.学生全家户口簿(需全家户籍均在海淀区且在同一户口簿上,与户主是亲属关系);

2.海淀区集体户籍:集体户口簿首页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和全家户口页原件。

(二)以监护人合法房产所在地为依据升学

1.法定监护人独立拥有海淀区产权房的《房屋所有权证书》、《不动产权证书》;

2.亲子关系相关证明(户口簿或出生证明等);

3.学生本人北京市户口簿。

二、办理时间及流程

(一)采集信息

1.采集时间:569:00917:00(逾期不再办理)。

2.登录“外区回海淀学生信息登记系统”(点击此处进入)。登录账号及密码为学生教育ID及密码(与北京市小学毕业生学籍信息核查平台相同,如遗忘,可登录北京市小学毕业生学籍信息核查平台页面找回教育ID或者重置密码)。

3.按要求在“外区回海淀学生信息登记系统”(点击此处进入)中填写信息并上传户口簿、房屋产权证明和出生证明等材料的电子照片。

(二)提出申请

按照毕业小学要求的时间和流程提出回户籍和家庭实际居住地所在区初中入学的申请。

(三)资格审核

59日—1513:00前,海淀区教委进行网上审核工作,家长可通过“外区回海淀学生信息登记系统”查看审核结果。

温馨提醒:自202211日后,申请在海淀区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在符合以上回海淀区入学条件基础上,户籍所在地址与法定监护人在京合法房产地址不一致的,在区内协调解决。

--------------------------------------------------------------------------------

东城跨区政策

一、回东城小升初申请材料的提交与反馈

提交申请材料时间:202259日—12日(逾期不再办理)

提交申请材料方式:通过手机扫描文末二维码登录“东城区义教入学服务系统”,上传相关证明、证件材料。

东城区教入学服务系统

上传材料要求:材料原件照片或原件电子版。上传材料务必清晰、完整,材料须与实际相符,真实、合法有效,提供虚假材料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审核结果反馈:家长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3个工作日内通过该系统反馈审核结果。

二、回东城小升初相关材料及要求

(一)在本市外区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回东城区进行初中入学

本市外区小学毕业生需由现就读小学在北京市初中入学服务平台进行申请“回户口或家庭实际居住地所在区入学”操作后,方可进行申请回东城区升初中资格审核。

1.小学毕业生户籍和实际居住地在东城区需上传:

1)小学毕业生全家户口簿(含首页、父母页、学生本人页),户籍所在地应为东城;

2)东城区房屋所有权证,产权人应为小学毕业生本人或其父(或母)

3)父母与学生关系证明(出生证明、结婚证)。

2.小学毕业生实际居住地在东城区,户籍在北京市其他区的需上传:

1)小学毕业生全家户口簿(含首页、父母页、学生本人页);

2)东城区房屋所有权证,产权人应为小学毕业生本人或其父(或母)

3)父母与学生关系证明(出生证明、结婚证)。

(二)在外省市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回东城区进行初中入学

1.小学毕业生户籍和实际居住地在东城区需上传:

1)现就读小学开具的应届小学毕业生证明(格式可参考附件1);

2)小学毕业生全家户口簿(含首页、父母页、学生本人页),户籍所在地应为东城;

3)东城区房屋所有权证,产权人应为小学毕业生本人或其父(或母)

4)学生近期免冠一寸彩色电子版照片1张。

2.小学毕业生实际居住地在东城区,户籍在北京市其他区的需上传:

1)现就读小学开具的应届小学毕业生证明(格式可参考附件1);

立即下载:附件: 应届毕业生就读证明

2)小学毕业生全家户口簿(含首页、父母页、学生本人页);

3)东城区房屋所有权证,产权人应为小学毕业生本人或其父(或母)

4)学生近期免冠一寸彩色电子版照片1张。

通过审核后,成功转入东城区的小学毕业生可参加东城区初中入学,未通过审核的小学毕业生在学籍所在区初中入学。

--------------------------------------------------------------------------------

朝阳跨区政策

2022年北京市户籍(含按本市户籍对待)且在外区完成小学教育的学生在朝阳区进行初中入学

一.办理对象

学生户籍所在地或家庭实际居住地(凭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含学生本人)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在朝阳区且在外区完成小学教育的本市户籍(含按本市户籍对待)学生

二.提交材料

1.从“朝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转学报名系统”中打印“2022年本市户籍(含本市户籍对待)且在外区完成小学教育的学生拟在朝阳区进行初中入学登记材料单”(监护人需双签字);

2.从“朝阳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转学报名系统”中打印的“诚信承诺书”(监护人须双签字)

3.从“北京市小学学籍管理云平台”中打印的“学生信息复合单”

4.全家户口簿(含学生本人页、户口本首页、户主页、父母页)

5.出生证明

6.家庭实际居住地证明(凭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含学生本人)的房屋所有权或不动产权证书);

7.按本市户籍对待的学生须同时提交相关按京户对待类资料

三.办理时间

2022年5月9日-5月15日

图片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4-15 13:30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