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诗文精讲微课,比“小红书”更适合咱家娃!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51 浏览











曾经,“海淀小红书”畅销一时证明每一位家长都知道古诗文早积累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买回来,头几天兴致勃勃,亲子阅读不亦乐乎,到后面书撂在架子上吃灰,再也不会翻开。









图片
图片


很多家长都互相分析拔草:“小红书”诵读是可以,但要坚持下去确实太难了,得看孩子本身兴趣呀,得花大功夫带读呀等等。


分析得都有道理,从专业老师的角度来看,或者:


     诵读

  • 一、并不适合每一个阶段的孩子,

  • 二、也确实无趣。


比如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在诗歌的学习上已经过了只需要熟读成诵,整体感知的时候了。



图片
图片


更多的要逐渐学习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也非常需要老师带着了解诗歌背后的诗人,从诗人的一个个小故事出发,开开心心地学习古诗。


而在文言文的学习上,文章毕竟和诗歌不同,单凭诵读也无法做到朗朗上口,培养语感,更多的是大段大段的文字吓退了孩子迈出的第一步。




图片
图片


可反过来看,三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启蒙阶段,在校内才开始接触篇目短小的小古文。


比如《司马光砸缸》《守株待兔》,也是孩子本身熟悉的故事。


所以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拿着翻译好的小故事比着学,更起不到培养文言语感,积累翻译技巧的作用。

图片





这可真是两难,如何在

引导孩子兴趣的前提下

又能有效学文言文呢?



图片


铛铛!

第一季学而思中国经典古诗文精讲来啦













古诗:《春雪》—韩愈

古文:《精卫填海》《嫦娥奔月》

古诗:《江村》—杜甫

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去核》

测一测文学素养与课后古诗文积累建议

古诗:《峨眉山月歌》—李白

古文:《囊萤夜读》《韦编三绝》

古诗:《问刘十九》—白居易

古文:《铁杵成针》






在古诗上,选取名人名篇,第一季将从生活化的春夏秋冬入手,但每篇又不止步于美丽语言与意境,诗人故事的趣味、诗词内容的深刻兼具!


在古文上,以校内古文与校外同主题古文进行对比阅读,短小有趣的故事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从课本开始提升孩子学习成就感,又有校外文言再次锻炼方法!

图片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4-14 21:37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