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中学 | 北京八中

选择学校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学校,伴伴主要针对各区的学校进行介绍,周周更新,点赞收藏加关注,更多学校资讯实时来报~

北京八中
北京市第八中学分校(以下简称:八中)是西城区西城“四金刚”学校之一。
伴伴今天从学校多方面为大家做逐一介绍,各位小升初的家长可重点查看参考。
01 学校概括
北京八中由1921 年建立的私立四存中学和1947 年建立的北平八中发展而来,1999 年学校分为初高中两址办学,为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2012 年成立北京八中教育集团,2015 年合并了原北京八中分校和原 154 中学。
目前,学校一校六址办学,分别是金融街本部、西便门东里校区、西便门西里校区、木樨地校区、百万庄校区、京西校区(住宿部)。
02 教学设置
【班型设置】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采取了行政班与走班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因材施教,将综合素养培养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各个层次与学科特长的学生全面成长。既兼顾行政班在对学生管理上的系统性以及规范性,又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分班的原则是分层与分类相结合。语数外三科按照行政班上课,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门学科采取必修内容按照行政班上课,选修内容走班上课的方式;对于技术、艺术、体育等学科,开创性地设计实施了项目式走班的课程方案。
例如体育课,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超过
10种以上,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游泳、武术、瑜伽、啦啦操等项目。
学生通过一学期的项目学习,掌握了基本技能,培养了兴趣爱好。在第二个学期的项目选课中,学生既可以另外选择其它感兴趣的项目,也可以选择原有项目的高级课程班。
通过丰富的课程供给,促使学生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发现一项适合自己的、健悦终身的体育爱好,并在体验中学会欣赏体育运动,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实现“以体育活动引领向上的生活方式”的育人目标。
通过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实践体验,体会体育精神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对体育运动中的团队精神、拼搏精神、纪律意识、规则意识和公平意识、输赢观念的理解和认同。
实现“以体育培养修养、以体育承载精神”的育人目标。我校还研制北京八中体育教学的评价标准,实现“一节课、三年体育教育、终生影响”三个层次的评价体系。这种安排,既保持了教学班的稳定提升,又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验班】
2011年创办高中生科技综合素质实验班,以科技综合素质实验班为依托,继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新模式;填报志愿时先填写北京八中02专业,达到校科技实验班录取分数线,可进入学校科技实验班学习。
若学生被01专业普通班录取,在科技方面有专长,开学后经过学校选拨,也有机会进入学校实验班学习。
特别说明的是:有些普通校,有校额到校名额,通过校额到校被学校录取后,也可以参加选拔,进入学校的实验班。但是在填报志愿时,一定是第一志愿填报八中。
西城区有校额到校名额的考生,在校额到校志愿填报八中后,其它校额到校志愿空着,在统招志愿中第一志愿填报八中,先填02专业,再填01专业,后面再填写其它学校志愿,可以实现最大概率考入学校。
在实验班学生培养上,有着一整套系统的培养方案。包括课程的设置、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校外课堂等方式。
说明一点:学校实验班没有单一地定义为某一学科的竞赛班,我们的理念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搞竞赛。更加强调的是在国家课程中体系内的行政班的学习。
如果学生对竞赛感兴趣,可以利用选修课和课外兴趣小组,自愿报名、多学部组合参加竞赛课程和强基计划课程。这样做的优势是进退灵活,还不耽误高考课程。压力减轻,但又能体现个性化的课程供给。
【国际部】
2022年国际部招收2个班共60名学生(其中西城区52人,海淀区3人,东城区3人,朝阳区2人),参加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纳入北京市统一招生计划试。
获得面试和英语加试合格证的考生方有资格在中考志愿填报2022年北京八中“国际部咨询报名系统”现已正式开放,有意愿报考北京八中国际部的考生请关注北京八中国际部公众号,届时将有专业老师针对考生和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一对一咨询。
北京八中国际部2022届毕业生共收获172份海外录取,奖学金累计61万美金;美国排名前30录取率为40%; 前60院校录取率为96%。

03 办学优势
百年来的丰厚积淀形成了北京八中优秀的发展基因和办学优势。
1.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八中前身四存中学建立之初就推崇开放创新的理念,课程中西兼备、古今俱有,一、二年级的代数、几何、三角以及外国历史、地理等课程均用英文课本,体育课程和活动在当时中学中都有相当的地位。
北京八中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实验;八十年代建立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体系;先后开创了学习方法指导课、超常创新教育,率先实施了素质教育。
近几年,学校用微创新的思维来设计和建构新的管理机制,制定了一系列学校改革发展方案及实施办法。多种管理机制的创新旨在构建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激励和享受的环境,促使学校顺畅、持续、优质地发展。改革创新是八中的文化血脉,是学校优质发展的原动力。
2.源远流长的素质教育
北京八中是素质教育的先驱,坚持“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办学思想,早在1986年,学校制定并试行了《北京八中学生素质大纲》,提出了23项素质目标并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和评价办法。
近年来,结合新时代的育人目标,学校设计并完善了《新时代北京八中学生素质大纲》,推进立德树人全过程高效能、高品质养成和生成。
素质教育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科学优化的课程建设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上。
在课程建设上,学校创新了“五维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每学期开设有七十门左右的研究性学习和校本选修课程,有高端优质的科技创新课程,和着眼于“使每一个学生有一项健悦身心的文体爱好”的艺术、技术和体育项目式走班课程。2020年5月,学校获得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
在课外教育上,有延续30多年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70多个学生社团,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家陶西平先生曾评价八中的素质教育是朴素可行的。
2019年11月,在作为国庆献礼片播出的反映中国教育70年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的央视专题片《教育强国》中,八中作为西城区唯一一所中学代表入选,纪录片中特别提到“北京八中的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高度评价了学校“改革创新意识鲜明,为国家培养了众多品学兼优、特长明显的学生”。
3.创新引领的超常教育
北京八中不仅是超常教育的先行者,更是同时具备两种超常儿童教育模式的中学。
1985年,创办了少儿班(是当年北京市教育局批准的全市唯一的中学超常教育实验项目)。2010年又创办了素质班。形成了对超常儿童培养的“加速式”(少儿班)和“充实式”(素质班)两种比较典型的范式。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少儿班、素质班、科技实验班、理科实验班、少年科学院、少年工程院等为主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
近年来,少儿班和素质班在课程整合、教材运用、教法改革、活动设计等方面坚持实践创新,并取得一定经验成果。
2019年,不断改进优化招生甄别环节,联合科研单位和高科技公司,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经过科学研发、周密准备、反复测试和优化,开发了科学高效的超常儿童在线自我体验甄别系统。学校超常教育项目研究成果丰富,影响广泛。
2015年,在少儿班创办30周年之际,学校进行了超常教育创新实践的系统总结和研究,召开超常教育高端研讨会,并出版了《超常教育创新实践成果系列丛书》。
2018年《为拔尖创新人才打基础的智力优秀学生培养的创新实践与研究》获得国家级教育成果二等奖。北京八中在国内外超常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参与度、话语权、影响力和知名度,是 “世界超常儿童理事会”和“亚太地区超常儿童联合会”的会员,是“全国人才研究会超常 人才专业委员会”的副理事单位。钱学森先生曾在信中称赞:“北京八中的确办了一件好事,证明教育改革18岁成为硕士生完全是可能的,不是空想。”
4.科学优化的课程建设
素质教育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科学优化的课程建设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上。学校落实“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理念,遵循教育规律,重视因材施教。
2012年,经市教委批准开始“一主两辅四阶梯”的高中自主课程实践;2019年4月,顺应教育改革的深度推进,配套《新时代北京八中学生素质大纲》的修订,在自主课程实验“一主两辅四阶梯”课程体系建设基础上,研制构建“五维一体两翼”新课程体系。
“五维”,“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是课程体系建设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智、体、劳”课程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德、美”课程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德、智、体、美、劳”相互协调、促进,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五维”并举,均衡落实,明确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通过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策略、途径,推进素质教育高品质实施。
2020年5月,学校获得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
5.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
北京八中课外的科技、艺术、体育教育和社团活动丰富优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就意义重大。科技教育有传统、有人才、有高度、有成果。
科技节始于1985年,每年一届,从未间断,学校有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和市劳模组成的科技教师骨干团队。
自2011年第十一届“明天小小科学家”终评奖励活动在我校举行,开创了评奖与教育紧密结合的活动模式,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八中是北京市金鹏科技团机器人分团、翱翔计划化学与生命科学基地校、雏鹰计划和英才计划试点校,2015年被评为“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
艺术节始于1984年,已成为学校文化教育的重要标志。在课程建设、艺术社团、群体活动等方面卓有建树。拥有北京市金帆交响乐团、合唱团,多次应邀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大型节目的录制。2016年8月,八中金帆交响乐团远赴俄罗斯,参加“一带一路,文化先行”文化交流活动,载誉而归。学校是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体育坚持教学、训练、群体活动并重,多名运动员在各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曾有两名同学获得世界冠军。体育节已有30多年历史,为学生提供迸发活力、向上进取、历练成长,塑造品格的载体和平台。
6.历久弥新的国际化教育
北京八中是北京市最早对外开放的中学,有很好的国际化教育传统,是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成员、北京市汉语推广基地学校、西城区国际化教育示范学校。设有中美高中课程合作项目班和学生自主选择的出国管理服务班。
从1996年开始,先后正式在法、意、英、美等国建立友好学校,每年开展定期的师生交流活动。自2001年始,聘请来自美国等国家的外籍教师来校任教,每年选派教师到友好学校教授汉语、到英美等国留学。学校在坚持国际化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2012年获招收外籍学生的资质,2013年成立国际化教育中心,成功申办中美高中课程合作项目。
学校与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学院及世界名中学联盟合作组建的“中国北京八中国际化教育教师职业发展基地”于2015年成立并成功举办了四期培训班。该基地是中国大陆首家集国际教育研究、教育理论讲座、教育论坛和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为一体的培训基地,旨在为我校及中国其他学校的教师提供优质的国际化培训,提升教师的国际视野和专业发展。
7.持续优质的办学成就
办学条件优质,硬件设施一流。学校地处北京市教育强区——西城区,高中部座落在金融街,学校周边高层次的社区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学生有真切的耳濡目染的激励作用。
有设施齐全、先进的生物组培中心、理化生实验室,艺术专用教室等;体育设施齐备:400米标准田径场、3000余平米的体育综合馆、足球场、乒乓球馆、素质训练房、形体教室等,篮球馆和游泳馆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蹦床和游泳项目训练馆。学校是北京市食品安全示范单位,餐厅卫生等级为A级,早、中、晚三餐均向学生开放。教师队伍资质雄厚,高尚优良。北京八中拥有一支师德师风高尚正派、业务水平精良突出的教师队伍。教师业务水平高,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形成学校发展提升的优秀教育领军团队。
教师敬业爱生,对学生高度负责,近年,又涌现出如北京市师德榜样、北京市人民教师等优秀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不断建立以社会平台为基础的广泛的教师资源,突破学校教育的天花板,用心去推动学生更加充分全面优秀地成长成才。开展“广泛导师制”,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各领域顶尖人才、大学教授等担当学生的“导师”,为学生提供高端优秀引领;实施“教导团队制”,通过“双班主任”等形式,全员育人保障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关注和指导;实施高端人才柔性聘用政策,向社会招募高层次优秀人才,以非全职聘用的形式入校全程参与指导优秀学生五大学科的竞赛等等。
学校目前是十余所知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是北京大学首批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每年组织全国40余所高校来校开展毕业年级学生的报考指导。通过多样性、全面化构建,搭建起全力保障优秀学生的培养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办学成就突出,学生全面优秀。先进的办学思想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成就了优秀的教育品质,学校的办学水平和高考成绩一直稳定在全市前列。
近年来,文、理科一本上线率均为100%,高分段及考取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学生比例稳定在较高水平。八中学生的优秀是全面的,也是一贯的,既出类拔萃,又非常的脚踏实地。知名高校招生的老师曾经在对比之后对八中学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八中的学生“朴实、全面、能干成事儿”。
学校曾两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唯一一所“全面育人、办有特色”的学校。
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级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中心实验基地、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学校、十三五教改示范基地、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基础教育研究部研究基地、全国绿色核能科普特色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早期科技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基地校、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北京市金奥运动队、北京市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研究基地校、首都文明校园等。
2020年获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2021年成立中国教育学会拔尖创人才基础培养专业委员会。
8.本真致美的教育理念
北京八中以开放的胸怀和未来的视野追索教育的根本,提出“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办学思想,“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育人目标,“勤奋、进取、和谐、致美”的校训,“出优秀学生、出优秀教师、出优秀办学经验”的办学追求,“本真致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是“三个提升”和“两个促进”,即提升人的生存能力、提升人的生活品位、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促进社会发展、促进人类美好;追求学生“为尚品德、增才干、健身心走进校园,为担责任、做贡献、求发展走向社会”;全体教职工要“合作、合力、合成;成就事业、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在“本真致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引领滋养下,每个八中的学生都不是昙花一现的考分学生,而是历经炼金琢玉而精心锻造的栋梁之才。
2017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第一名李宇轩同学在毕业留言中这样写道:“八中给我的是一颗明确方向、不惧外界评判和人生坎坷的大心脏;三年的熏陶,让我养成了一份着眼于未来、心系社会的大思维。用八中赋予我们的品质,于国家引领向上向善的风气。也许这听起来太过远大,但一个国家需要仰望星空的人,八中正是在为学生们打开望向星空的穹幕。这是八中给予我品格成长的熏陶与激励。”
面向未来,北京八中将赓续百年优秀之传统,传承学校优秀育人文化,光大学校丰硕办学成就,以提高学校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为核心,以素质教育创新发展和超常教育创新实践为特色,力争将北京八中建设成为在北京创新引领、国内示范带动、国际卓有影响的致美名校,为实现国家人才战略、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新贡献。

04 教学成绩
近几年,北京八中高考成绩稳步提升。
一本上线率始终保持100%,总分平均分一直稳定高于一本线100分以上,。
北京八中2022高考成绩统计,700分以上8人,八素6人,八少2人,688分以上20人以上。全市700分以上106人,688分以上390人!
2021年北京八中第一名学生成绩,在北京市排名第二,西城区第一。八中的高分以八素为主,八素班32人,11人考入清华,4人考入北大,清北率47%。前100名3人。
2021年总分平均分比一本线高123分。高分段人数逐年增加,2020年700+的人数为6人,2021年680+的学生数超过10%,平均每年超过15%的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超85%的学生总分排名在北京市的前20%。
竞赛成绩八中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展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等学科的创新课程,成绩显著。近两年,八中学生在各学科的全国比赛中,25人次获一等奖,97人次获二等奖,141人次获三等奖。
其中202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得铜牌1枚;2019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获得金牌1枚,学生保送北大;2020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获得铜牌1枚;2021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奖1枚、铜奖1枚。2021年,1名学生提前被清华大学丘成桐班录取。近几年,学生参加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活动”等国际赛事6项,国家级赛事11项,北京市赛事20余项,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八中学生连续多年获得“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05 招生计划
【小升初】
北京八中小升初入学途径有:对口直升、全区派位、学区派位、寄宿班入学。
➤对口直升:
往年椿树馆小学、八中附小、宏庙小学、西单小学对口直升第八中学,直升比例为70%。2022年具体对口直升小学名单,请咨询小学班主任。
➤全区派位:
2022年面向全区招生70人。
➤学区派位:
符合西城初中入学条件,小学在德胜学区、大栅栏-椿树-天桥学区、金融街学区、陶然亭、白纸坊学区、展览路学区、月坛学区、广安门内-牛街学区、广安门外学区的学生都可填报八中,通过计算机派位方式入学。
➤寄宿班入学
招生范围:西城区
招生计划:2个班
报名条件:符合西城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可自愿在规定时间内报名申请寄宿班,符合学校入学条件要求的学生,根据招生计划通过计算机派位录取,录取结果在招生学校公示。
【中招】
今年我校共招收560人。招生类型包括:
1、校额到校招生:
市统筹(一):30人
校额到校招生:129人
2、统招:
国际部:招收60人
科技综合素质实验班:专业代码02 30人
普通班:专业代码01 西城308人
其中:艺术、体育和科技三类特长生49人
我校特长生招生既有城区计划,也有郊区计划。艺术:19人,体育:19人,科技11人。请关注我校官网上特长生报名通知。欢迎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爱好广泛,特长优势明显的学生报考我校特长生。

2021年,中招录取分数线为普通班631分,一般西城区前1200名的学生都有机会被八中录取。今年学生录取的概率更大,建议西城区前1400名学生都可以报考。
【八少八素】
2022八中超常教育实验项招生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北京市户籍。
2. 西城区学籍(报名时请上传学生卡照片)。
3. 出生日期在2010年9月1日(含)至2012年8月31日(含)之间 。
4.报名时间:2022年 7月16日 (周六)上午 08:00 至 7月18日 (周一)下午17:00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