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丘成桐少年班几何题一例(下)

陪位中线
陪位中线有一些有趣的性质,中学数学竞赛中常见的性质包括:
其中,性质1是陪位中线在证明中常用的结论,性质2是陪位中线的作图法。
我们先用性质2作图得到陪位中线,并证明,在这种作图下,角CAM = 角BAF。然后,我们再证明性质1。
利用性质2的作图如图3.129:
对作图的证明如下:
这个作图法的证明启发了我们,还有一种作图法同样可以得到陪位中线,如下图3.131:
这个作图法下的证明如下:
接下来,我们证明陪位中线的性质1,证明辅助线如图3.132:
证明如下:
利用陪位中线的性质证明此题
好了,我们已经了解并掌握了陪位中线,翻过头来再看此题,应该有洞若观火的感觉了。
很显然这道题的图形构造了两组陪位中线。我们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是M,第一组陪位中线是三角形BCD顶点C处的CM,CE,第二组是三角形BFD顶点F处的FM,FE。
对三角形BCD用陪位中线的性质,得到:
那么,问题由证明角DFE = 角AFB转化为证明:
进一步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性质,需要证明:
即,
将这个比例式换成等积式可能更清楚些,即求证:
简证如下:
总结
至此,这道题的来龙去脉得到了比较详尽的解释。陪位中线的相关性质很有趣。并且,相比于性质,其证明思路也是很巧妙的,我很喜欢证明中图3.130,从三角形BEF相似于三角形ABC,通过边的性质过渡到三角形AMC相似于三角形ABF的证明过程,用到了《几何原本》第六卷“相似形”第6命题。让我对这个命题的真实意思有了深入的理解。
最后,小结一下证明中主要用到的《几何原本》中的命题:
圆幂四定理之:托勒密定理。
相似三角形判定:【命题VI.2】、【命题VI.4】、【命题VI.6】、射影定理【命题VI.8】
圆的相关结论:垂径定理【命题III.3】、【命题III.20】、四点共圆判定【命题III.22】、切割线定理【命题III.36】
三角形性质:陪位中线【定理II.2】(《几何原本ABC》)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