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杯佳作:味觉引领我们前行,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上海小升初
上海小升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41 浏览




始于舌尖,忠于风骨


周子艳(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高二)


舀一勺浓缩汤汁,是广东人的精细谨慎;涮一口辣爽毛肚,是川渝人的豪气爽快;勾一锅醇厚之茨,是江浙沪人的细腻委婉……自上古时代,一道道菜千年传承,勾起代代人的味蕾,将一腔赤诚播种凝聚,化作风骨镌刻不朽。

中国人的菜,为何味道至美、从山珍海味,至素食小炒,从飞禽走兽到海底鱼类。营养均衡并荤素搭配,各种种法各显神通,八大菜系争奇斗艳。秦汉隋唐,明清民国。穿越百年战火风飞,仍在人们味蕾上不断酝酿,不断升华。战争改变了建筑,改变了局势 ,唯一不改变的,就是藏在味中的风骨。当一代代人吃起相同的菜,心灵自然联通。舌尖也已欢愉,精神文化通过味觉而传递,史诗精华得以回味而永垂不朽。正是味,体现了我们华夏的文化,正是多种多样的味,塑造了我们的人格。让国人在吃中国菜的同时,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国人的味,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地理环境。川蜀人的辣,是因为暖湿天气带来湿气。东北人喜大锅煮,是因为天冷菜易凉;江南喜甜,是水韵江南的柔美。各种菜系,是各地的招牌。酸甜苦辣,流淌于当地人的血液之间。无论是普通平凡的工作日,还是阖家团圆的佳节,长辈们坐着好吃的饭菜,用食物勾起两代人的精神桥梁,用美味去引导我们知晓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如何去面对,如何去总结,如何去处理。通过一次次的舌尖盛宴,我们也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懂得了人生的真谛,以更有目的,更有价值的方式去生存。久而久之,我们塑造了中国人的风骨,成为国之脊梁。

味觉之美,一脉相承,味觉之新,前途无量。雪糕再也不是千篇一律,融入了蛋糕的醇与月饼的酥。而月饼也不再只有五仁月饼,它们凝聚了与时俱进的口味。螺蛳粉的兴起,标志着味道上的创新。方便面的多样化,也推动了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而在这食品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国之魂也随着食物创新被唤醒。味觉成了华夏儿女蒸蒸日上的动力。跟随着味道,我们也更加勤劳,生活也更加充实,技术也不断发展。从现金支付到手机支付,从无线支付到刷脸支付。从线下购货到线上购物,从实体餐饮到外卖行业……无一不方便着我们的生活.神舟之划破苍穹,辜负龙之潜游海底,天眼仰望宇宙,C919浩瀚长空……味觉创新浸润了生活,科技.味觉反映着创新新之风骨,让舌尖华伟大复兴,日益蓬勃!

一品舌尖之味,愉悦了味蕾,舒畅着心灵。味不如官名利禄吸引人心,但它却能带来最本真的世界美好;味,也不如科技成果那样振奋人心,却能提供给人最本质的生活需求。纵使我们寻得高山,采得仙草,潜入海底,得到骊珠,或是身陷泥潭,止步不前。味,都是偿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味,是文化特色的指标,更是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味,是中国人的勤劳肯干 ,是流淌于血液中的,是铭刻于心间的,是书写于记忆间的风骨。始于舌尖,我们书写出中国独有的华丽长篇。

味,浸润灵魂,始于舌尖,忠于风骨。你我通过味觉携手前行,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指导老师:谈敏艳)



【评语】

本文语言流畅优美,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大大提升了文章的表现力。文章知识含量浓厚,文化韵味丰厚,体系出作者丰厚的积淀和良好的语文素养。文章根植中国传统文化,以味觉为切入点,体现出了味觉的变化,展现了时代的变迁。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本文评委省级初赛一等奖。(蒋成峰 教授)



发布于 2024-04-11 07:35

免责声明:

本文由 上海小升初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