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第十九届叶圣陶杯大赛初赛小小说佳作两篇

赌 约
王 旭(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二24班)

有人说,鲸鱼能够通过声音互相识别、交流。——题记
2021年10月8日,哈尔滨市新增新冠病毒确诊病例4例。
次日清晨,某隔离小区内,全副武装的志愿者正游荡在各个居民楼间,消杀设备嗡嗡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咚咚咚——”
一阵敲门声收回了他飘飞的目光。
“您好,做核酸。”
“嗯……呕!”
每早一次的核酸检测已成了他的日常。忍受着胃部的翻江倒海,他不禁问了一句:“哥们,咱这小区啥时候能解封啊?”
“不知道,等通知吧!”两个大白扔下一句话,就匆匆下楼了。
也许是长时间的等待让他有些焦躁,关门前他忍不住抱怨道:“等、等、等,你老子等到啥前是个头?”说完,他烦躁地甩上门。而此时,如同是一种呼应,很快类似的抱怨接踵而至,伴随着楼上醉汉的咒骂声、隔壁孩子的哭闹声、楼下机器的轰鸣声,以及大喇叭机械的动员声,混杂在楼道间,搅成了一团恼人的喧嚣。
而他早已习惯了这喧嚣,百无聊赖地窝在沙发里刷着手机,眼见新增确诊病例只增不减,而评论区的“加油”“挺住”日益消减,耳边电视仍然吵闹中努力地循环:“疫情之下,我们要守望相助,一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时间,他很想笑,很想嘲笑,更想吐槽。
于是,他点开铁哥们群,抛出一句:“这疫情还有个头不?”短短一句,一石激起千层浪。叮叮叮,几条信息很快刷了屏。
“可不是,我真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这一天天圈着,好人也要憋出病来了!”
……
突然,他发现,在这一片“和谐”的“吐槽”中,有一条信息格外扎眼。
“兄弟们,这个时候,只要我们心齐,不添乱,总会过去的!”
好家伙,是谁这么“乐观”?他定睛一看,原来是阿凯——一个周末驻扎在社区,朋友圈全是社会鸡汤文的“疯子”。阿凯的言论经常成为群里的吐槽焦点,即使每次他都会认真地争辩。
一看是阿凯,他的兴致马上高涨了,顺嘴怼了一句:“这疫情反反复复,再凝聚的人心,怕也散咯!”
而这次,阿凯却没有马上反击。
两三分钟后,“叮叮”两声,他看到阿凯在业主群和铁哥们群同步了两条信息:“社区通知:今天晚上五点半,社区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请大家积极参,与为抗疫加油鼓劲!”
紧接着阿凯又在铁哥们群里,追加了一条:“我们来赌一把,今晚五点半大合唱,心齐不齐,口说无凭,自见分晓!”
阿凯的这波操作真的让他始料未及。
疯子,他心里嘀咕着,这光景儿,谁还有闲心和你玩这种形式主义,有病!
不过,阿凯的话也成功燃起了他沉寂已久的斗志,“没问题,拿什么赌?”
“你输了就来做志愿者吧”
“要是你输了呢?”
“我不会输。”
有意思,他没想到今天的阿凯显得格外执着。
“你输了,包我一个月的午饭!” 他心中窃喜,这次胜券在握,必须狠宰。
“没问题!”阿凯爽快地答应了。
虽说,胜券手中握,但是整整一下午,他总是不时打开手机,而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业主群,看到空荡荡的对话框才安心放下。就这样一直熬到了,5点00分。胜利在望,他已经开始在心里拟定下一周的菜单了。
“叮叮!”一声提示音把他猛地拉回现实,他看到了一句“我加入”不合时宜的出现在了业主群。刚开始他还在安慰自己:“还好还好,就一个而已!”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叮叮”“叮叮”“叮叮……”
他开始对自己的论断产生了怀疑。
太阳逐渐沉没在楼宇之间,离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小区群里响应的人慢慢减少了,他舒了口气,放下手机,心里嘀咕道:“也不过一半的人,成不了气候。”
手机上字节跳到5点29。
还有一分钟,他来到窗前,内心突然忐忑,似乎少了些底气。
5点30分,窗前,小区里,一个熟悉的声音准时响起:“团结就是力量……”紧接着,一个、两个、三个……慢慢地,他已经没有办法数清歌声的来源,只记得那晚他哑了嗓子。
再后来的新闻视频中,他看到几个小伙子打开窗户,探出身子,在他们目光相触的那一刻,歌声响起,他感觉胸口似乎有一块巨石陡然落下。在越来越嘹亮的歌声中,他头脑中闪现出疫情前和兄弟们的最后一次聚餐,最后一次约饭……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他似乎也开始重新期待,期待疫情早日结束,甚至期待这一次他也能做些什么……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知道这场赌局他已经失败了。
但他却丝毫没有落败者的沮丧。恰恰相反,随着合唱队伍越来越庞大,尽管音色各异,但他却在声音中听到了一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希望。它赋予了声音以人的感性与温度,不断传播且温暖了北方寒冷的夜晚。
此时,电视的播报再次响起:“新冠疫情,让全世界人民的命运前所未有的紧密相连,我们要共同努力,守望相助,一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那一刻,声音如同锁链,将全小区、全市乃至全国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让他们能够听到彼此的声音,虽千万里犹耳畔也。
6点10分,他拿起手机,封面上推送着这样一句话:“让寒流变成暖流的,会是鲸鱼间的守望相助吗?”
第二天一早,伴着消杀设备有力的轰鸣声,又一个白色的身影出现在了楼道中。
“您好,做核酸!”
在那个寂静的清晨,他突然觉得这句话,显得格外的亲切与温暖。
(指导老师:郑百艺)

评委评语
这是一篇精彩的小小说,作者取材于当前的社区抗疫,没有去写白衣天使的英雄事迹,而把视角聚焦到普通民众的防疫生活,以小见大,构思讨巧,描写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开篇直入主线,主人公“他”被居家隔离,社群是居民交流的唯一途径。在“另类”阿凯的带动下,社区居民从焦躁、抱怨到团结一心,从抵触、咒骂到集体合唱《团结就是力量》,见微知著,全民抗疫终会胜利。文章通过一系列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尤为出彩。(朱佳瀛)
白露为霜——姥姥姥爷的故事
徐凡迪(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2020级高二1班)


评委评语
作品取材于姥姥、姥爷在大庆油田艰苦创业的真实故事,采用小说的文体成功表现了老一辈人的奋斗精神和情感生活。作者善于运用景物描写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形象,尤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在结构设计上安排巧妙,前后呼应,取舍得当,行文中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真实可感。当然,如果在细节描写上再确切充实一些,会更丰满。(海生)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