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清明——2023第二十届叶圣陶杯作文省级一等奖作品

上海小升初
上海小升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33 浏览




今又清明

台州市黄岩中学  高二(14)  郏慧婷

图片

清明,细雨缠绵。

自我记事的十多年起,年年此时,我都会随父母回到这座偏远的山村。绕过绵绵的山路,曲折悠远,通往一个陌生而熟悉的老房,从前是木的,现在似乎也是木的。这座房子里的面容也似乎从未变过,年年,或熟络或生疏,桌上皆是那几碟山野青蔬。这也许可以称作一座竹山,也许一处竹村,漫山的竹,青竹。山风来时,竹便呼啸,浪便从一个山头翻涌,直去天边,从不回首,所以也从不彷徨,如同离开山村的青年人,如此决绝而寡情。风过了,空余响,她不愿走,婆娑着低声哀怨。故人啊!为何远去天涯?故土啊!为何满地荒杂?只余这寂寞修竹千万竿,在守着谁曾经的家?

山下的集镇啊,此时不卖其它物件,只香烛,纸钱,鲜花。每年也只有此时,这座竹山才多了些人气,烟火气。车都要上山来,近的,从城里来,远的,从更远的城里来,清明到了,他们便要回来,拜访长眠于此的先祖。

图片

我也上山,跟着父母,爷爷奶奶。山路顺着梯田蔓延,有的垫一枚青石板,有的只浅浅刨成台阶的样子。我忽而想起幼时后山往寺庙里去的山路,厚重石板承载的年岁也许早已长于我稚嫩的生命,在漫长年月中,有多少虔诚的皈依者曾如我一般迈过这些不朽的造物,通往荒芜尽头的那一抹赤色,人常说,未知苦处,不信神佛。庙里多是华发遍生的老人家,为后人祈求福禄,或是如我这般的幼童。孩提不解浮屠,亦不知疾苦,满山佛花庄重圣洁,那一定是天上的神仙显了灵,才生出了这一片净土。后来啊,挖机践踏了砖瓦,湮灭了佛花,神明啊,你仍在吗?踏上石板,就当我也祭奠了你吧。

山上有两座我们家的坟墓,我知道的。里面埋葬的是我的哪位先祖,我却是不知道的。一条险溪将他们分隔异地。他们生前可曾认识?若是认识,遥遥相望而不得团聚又是怎样一种苦楚?长辈们清理坟上的野草,那蓬草长得比人还高,春寒尚且料峭时,它们已破土而出,用镰刀也难以摧折。简单清理过后,便摆上酒菜、碗筷,燃两炷香烛,把那些在山下就一张张分好的纸钱分成一堆堆,再是金元宝,纸衣裳。幼时我总不解,如此多而厚的黄纸钱,在空中甩动几下便松散开,为何一定要一张一张点开来?现在想来,每一张张纸钱里,是否都饱含对曾经古人的追思,指尖剥开符纸的刹那,是否会想起曾经的鲜活?。火光招摇着吞噬生者的惆怅,所有的一切化作带一丝金红焰色的纸灰,如千万灰白蝴蝶振翅而起,扶摇直上,听从某些遥远的,未知的呼唤,渴求地,飞往青竹,老房,草,树,或是另一个坟墓……无处不在的飞灰,化作斩不净的思念。奶奶说,老人终会化作蝴蝶飞走。飞灰上谁的魂灵指引方向,年年复岁岁,再与思念的人见面,在风中痴缠眷恋,在风中,再次回归那片曾经生养他的土地。奶奶一边祭拜一边低语,如同诵读某段经文,细细听来,句句都在祈求生者的福寿安康。每年我也祭拜先祖,即使碑文已被时光磨平,新生的后辈再也无法说出他的姓名,拜吧,请虔诚地祭拜此地长眠先者,也拜这片荒芜的土地。

图片

我想不出,古人由何将清明与祭祖相联系起来。清明将至,万物皆生,而人独向死者而行。每年我站在高高的阶地,俯瞰这一处古村,这片土地埋葬了多少人的先祖,竟使荒僻的山村因清明而喧哗。古言道,腐草为萤,即夏初,糜烂的花草化作初生的萤虫。是否死者的魂灵也随蛮生的荒草,重返世间,向死而生。而回忆随着萤火流浪,于是靠得近了,便感到哀伤,他们将一部分的自我遗落在他人身上,在一次次重逢与离散中,忘却自我,最后在深秋与草木一同凋亡。

古人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年之过客也。”人如此长寿,足以留存在世间里百年之久,比之世间更庞大的生物亦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人还是不愿满足于此,艳羡如枯石一般的年月,携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而终只能托遗响于悲风。失落的故土,被惊醒的梦,天边缥缈的晚霞,没有结局的爱恨,不曾触碰的理想。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午夜梦回,万般滋味攒心而重,这岂是翻手便能从心头卸下的?所以纵是那飞灰,也留恋难忘之物。我深知自己做不成万古流的江河,两脚踏不翻尘世路,一肩亦担不尽古今愁。佛言逝去的已然逝去,未来的尚未来,现在的刹那已经消散,时间只不过一条无始无终的长远。

图片

于是小桥也弓背,岁月长满青苔。




发布于 2024-04-10 19:5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上海小升初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