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中科大少年班,天才少年未来将何去何从?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1 浏览





图片


图片


今年是中国开展超常教育40周年。数据显示,超常少年在普通学生中的比例为1%~3%,需建立更完善的机制,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教育。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超常教育年会暨“中国超常教育四十年”庆典上,中国超常教育界的专家呼吁,要为超常少年提供合适的教育。


今年是中科大少年班创办40周年,也是中科院心理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成立40周年,也就是说,中国的超常儿童研究与教育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著名教育家陶西平撰文表示,超常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对一般儿童提供优越条件进行专门教育以培养精英人才,而是对智力超常儿童进行的特殊教育。他认为,超常儿童接受适合的教育,就可能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反之,则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厌学、孤僻甚至养成超乎正常儿童的不良习惯。


图片


据介绍,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上对超常儿童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陆续举办了中科大少年班、北京八中少年班,形成了我国超常教育的特色。


以北京八中为例,从1985年开始,北京八中隔年(2003年起每年)招收大约30名10岁左右的小学生成为八中少儿班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四年内(2014年后改为五年内)完成普通学生需要八年完成的小学、初中、高中课程,并在14岁左右的时候参加高考。第一届少儿班32名毕业生中的25人在国内外一共取得15个博士学位、25个硕士学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也都进行了超常教育的探索,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共有毕业生4140人,历届毕业生到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深造的比例超过80%,其中5名毕业生成为国内外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


北京八中校长王俊成认为,少儿班探索出了智力优秀学生培养的新模式,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他建议,还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和机制支持,如开通智力优秀学生通过自主招生升入高校的绿色升学通道,研究符合创新人才教育需要的专业教师队伍培养与管理机制等。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刘嘉认为,必须坚持以“公平教育”模式来分配教育资源,让优秀的、超常的学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他建议,应该承认每一个学生在天资上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心理与认知特点,分层分类、因材施教。引导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从而破解“钱学森之问”和“李约瑟之谜”。



图片


微信公众号搜索: 北京小学学习资料     家长升学指南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图片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4-04 08:0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