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人大附中2021年11月期中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为庆祝神舟筑梦工程的又一次成功,学校举办了“奔向星辰大海,感悟航天精神”的主题活动。你所在的班级负责制作宣传册。
(一)宣传册第一部分,了解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下面是同学们根据材料写的文字稿,请你帮他们出谋划策。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试验指挥区的西南侧,有一处白色和橘红色相间的建筑群,绿树蓝天,仿佛一个世外桃源,这里就是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它的名字源自屈原的《天问》和苏轼“______________”这一词句,寓意航天人不断探索宇宙奥秘的理想追求。
按照载人航天的惯例,所有飞行乘组航天员,在飞天前都要入住“问天阁”进行短期生活和训练。他们要穿着200公斤的水下训练服,心无旁(wù)地在水下训练六七个小时,每训练一次,体重要降低1-2公斤。同时,还利用大型离心机来增强对超重状态的耐受能力,来应对超大负荷的出舱活动。
出征太空前,航天员们会去酒泉旁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拜谒为了中国航天事业英勇献身的航天先烈。陵园中矗立着一座直指蓝天的纪念碑,象征着航天人扎根广(mào)戈壁、矢志航天事业的情怀。航天员来到这里缅怀英烈,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因为这里蕴藏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1.有同学对横线处“问天阁”名字的源起有疑问,请帮他填出这一词句:_________________。(1分)
2.有同学对文字稿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也有疑问,下列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矗(zhù)立 汲(jí)取 心无旁骛 广袤
B.矗(chù)立 汲(xī)取 心无旁骛 广茂
C.矗(chù)立 汲(jí)取 心无旁骛 广袤
D.矗(zhù)立 汲(xī)取 心无旁骛 广茂
(二)宣传册第二部分,讲述航天员的感人故事。同学们以“太空出差三人组,人人故事不简单”为主题创作故事脚本,请你提出改进建议。
担任神舟十三号飞行系组指令长的瞿志刚是“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2008年,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中,他挥动五星红旗,在深邃无垠的太空中显得格外__(1)___。我们不知道的是,当费尽周折打开舱门的翟志刚准备出舱时,轨道舱却响起刺耳的火灾报警声!翟志刚和同伴临时改变了出舱程序,决定先展示五星红旗。他们抱定的信念是【甲】宁可自己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
这次是王亚平在2013年执行神舟十号任务后再度进入太空,她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乙】也将成为首个出舱的中国女航天员。她清楚地知道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的到来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是女性就降低门槛。王亚平说:“成为航天员后,我发现自己做了很多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这种成就感是(2)的。”
在加入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队伍11年后,“80后”的叶光富第一次执行太空任务。5年前,他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参加了欧洲航天局组织的洞穴训练,他的表现让随行摄影师评价为“似乎永远也不知疲倦”。叶光富说:“我们每一个航天员不是在飞天就是在为了飞天而奋斗的路上,我也是如此。”
航天员中流传着一句话: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真谛。
这是三名航天员的出征,也是中国人的出征,更是万千航天人的出征。
3.故事脚本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冒号【乙】顿号 B.【甲】冒号 【乙】逗号
C.【甲】逗号【乙】逗号 D.【甲】逗号 【乙】顿号
4.故事脚本中(1)(2)两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1)优美 (2)无与伦比 B.(1)壮美 (2)举世无双
C.(1)优美 (2)举世无双 D.(1)壮美 (2)无与伦比
5.故事脚本中的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你帮他们修改。(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宣传册感言一栏中,需要几位同学各用一句话,写下这次活动的感受。
6.下列四位同学在写感受时用了成语或修辞方法,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同学甲:我了解到航天人在戈壁滩上创造出空前绝后的丰功伟绩,航天精神激发我树立远大理想和勤奋学习的热情。
B.同学乙:每当想到三位航天员将要在太空生活6个月,而且还要完成各种艰巨的任务,我对他们的敬意油然而生。
C.同学丙:对于每位航天员来说,他们人生道路的每一个里程碑上都刻着两个字“起点”,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D.同学丁:看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我很激动,写下了“中国航天圆国梦,华夏崛起展雄姿”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同学们要给宣传册设计一个封面,希望能图文并茂。
7.设计小组用“中国航天”纪念币作宣传册封面配图,并向班级同学说明了为何采用此图,下面的理由说的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纪念币中的各种图案都充满了航天文化的色彩,符合我们这次的活动主题。
B.纪念币以神舟九号近轨对接航天器为图案主体,展现我国航天事业的进步。
C.纪念币外环左上方飞天图腾至东方红一号卫星,显示我国从古至今的航天梦。
D.纪念币外环右下方有一群展翅飞翔的和平鸽,象征着世界的安全与和平发展。
8.设计小组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作封面的主标题,请你选择并结合字体特点说明理由.(2分)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默写。(共5分)
9.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
10.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
11.“酒”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许多诗人都借酒抒怀。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1)”的诗句,《游山西村》也有“(2)”的诗句。请写出你积累的这类诗句: (3) 。(写一句即可,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3分)
(二)阅读《行路难》,完成12-13题。(共5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雄,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古代诗词中典故的运用,使诗词表意丰富,意境扩大,表现力增强。如本诗借姜尚垂钓和伊尹梦日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的所愿是___________。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结尾“_____,______”两句巧妙用典,化用了《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诗句。(2分)
13.在品评诗歌的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直挂云帆”和“千帆过”哪种表达更有气势展开了讨论,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你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16题。(共8分)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A】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B】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C】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①,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②米,多作饘粥③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美缗得二千④,复发橐⑤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⑥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吴人种菱,春辄芟⑦除,不遣寸草。且募人种菱湖中,葑不复生。收其利以备修湖,取救荒余钱万缗、粮万石,及请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复得赐度僧牒]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②常平:地名。③[饘(zhān)粥]稀饭。④[裒(póu)羡,缗(mián)得二千]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缗,穿铜钱用的绳子。⑤[橐(tuó)]口袋。⑥[荮]一种水生植物。⑦[芟(shān)]割草。
1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亭翼然临于泉上 把酒临风 身临其境
B.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与日去 出其不意
C.望之如画图 两狼之并驱如故 势如破竹
D.植芙蓉、杨柳其上 亭亭净植 植善倾恶
1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理解:欧阳修陶醉于山水,借饮酒寄托情怀。因为饮酒之乐是他心中最大的快乐。
【B】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理解:山中景色随时间而变化,日出时雾气散开,傍晚烟云聚拢时山洞变得昏暗。
【C】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翻译: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把酿泉当作酒,泉水甜,酒清亮。
理解:肥鱼、美酒和野味野菜,宴席丰盛,太守感受到滁州百姓设宴待客的热忱。
16.欧阳修曾说:“凡治人者不问吏材能否,施设何如,但民称便,即是良吏。”他的学生苏轼被贬杭州,也成为了“良吏”。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欧阳修和苏轼是“良吏”的理由。(4分)
三、名著阅读(5分)
17.不同类型的名著可采用不同的读法。品味现代诗歌,可通过把握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如在艾青的诗歌中,常见“土地”“太阳”等意象。而品读小说可从细节描写入手体会人物思想性格。在班级的名著阅读分享会上,请你从《艾青诗选》《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四部名著中选取诗集与小说各一部,结合内容,分享你的阅读方法和感受。(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共6分)
材料一
人工智能(AI)不仅能“读图”识别影像,还能“识字”读懂病历,理解患者病情并推荐临床诊断,准确度甚至超过医生、媲美经验丰富的专家……如今,这一幕极具科幻感的场景,已经迈入现实。
据悉,目前,该AI系统的功能已经十分强大。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获取患者或家长口述文本,包括主诉、症状、疾病史、用药史等信息,做出粗略诊断,给出可能的疾病范围;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医生当面问诊或互联网远程问诊,获取详细病情及鉴别诊断特征,模型据此重新运算,给出具体的精确诊断。此外,如果有实验室检验或影像检查数据,AI模型还可以进一步确认其诊断结果。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利用AI,流媒体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推荐他要看的电影,发送他可能很快就会在线下单的商品,进行人脸识别、安防监控,它还能帮着识别照片中的人物甚至花草,甚至应用到了人们的家居生活中……______。
材料二
人工智能并不只是美好的,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在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还有哈萨比斯团队开发的“阿尔法围棋”确实赢得了比赛,但是它并不懂得赢意味着什么,要不能享受胜利的尊严与喜悦。所以人工智能能够做那些可量化的、机械重复的以及具有转定范式的工作,但难以洞察人类的情感道德和价值判断。在“可测度”的领域内,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都将超过人类:但是在“不可测度”的领域,以数学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就只能望洋兴叹。这正如科学家所言,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它能在微秒之内完成百万级的乘法运算,能够存储世界上所有图书馆里的知识,但如果要感知花开花谢的美丽、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人工智能还不如3岁的孩子。
材料三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起步较晚,有一定差距,却有其独特优势。首先我国有稳定的发展环境、充足的人才储备、丰富的应用场景等。同时,我国政府在近年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相继出台多项战略规划,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如2015年提出《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9年通过了《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
除此之外,我国对人工智能市场进行了调整。首先是技术边界不断拓展。丰富人工智能模型工具,引入多项人工智能能力,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其次是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呈现出新格局。加入了更多的国内外互联网公司、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以及大数据公司。
目前,在多层次战略规划的指导下,我国在世界人工智能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8.下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有了更多应用,能识别影像、读病例等,为患者诊断。
B.与人类相比,人工智能有智能,有智商,但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不及幼儿。
C.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具备环境稳定,人才储备充足等条件。
D.我国人工智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19.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和图1、图2的信息,在材料一横线处补写一句话。(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述你了解的人工智能的三个方面内容.(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1-23题。(10分)
①父亲说,小叶章的骨头最硬。
②小叶章是一种草的名字,六七十年前,农村普遍用它做泥草房的苫房草。在我眼里,小叶章是农耕村落中泥草房的标志性符号,它是有灵魂的。那一幢幢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金光的泥草房,演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③小时候,三间泥草房里挤着一家七口人,屋顶漏雨严重时,父亲会爬上房顶,在漏的地方塞些小叶章草,盖上一块塑料布,上面用石头、木块压好,时间久了,黑褐色的苫房草长出深浅不一的绿苔藓,烟囱旁也会长出一两株草或几朵淡黄色的小花儿。岁月的尘埃蓄满了房顶,成为它们生长的土壤,我惊叹于它们寄生在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开出绚丽迷人的花朵。
④住泥草房的庄稼人都知道,苫房草一定要选择好。否则,春天雨季来临的时候,房子就会漏雨。我的家乡,苫房子主要用小叶章。小叶章未成熟时,水分大,韧性差,容易腐烂霉变:收割过迟,或者经秋霜打过,水分散失大,容易脆断。因此有句谚语说得好,“立秋忙打甸”。割下的苫房草略经晾晒,捆成把,码垛,等到来年开春备用。
⑤那年8月,父母拉着我和弟弟去到苫房草。爸爸裹着棉袄,妈妈用棉被裹着弟弟,一家人坐在牛车上摇摇晃晃地朝东大甸子驶去。
⑥【甲】太阳圆圆的脸,刚好从地平线上探出来,一望无际的沼泽地如巨幅油画铺展在黑土地上,微风摇曳着草,一棵压着一棵匍匐而来,它们弯腰的姿势和村子里的村民一样虔诚,对土地怀有深深的敬意;那些红的、黄的、紫的、白色的野花儿穿插在草丛中像极了碎花布,真想扯一块做衣裳。
⑦到地方了,父母弯腰挥舞着镰刀,镰刀所到之处留下齐齐的草根,像是给那块地刷了个板儿寸。父母一会儿冒出个头,一会儿又被草浪淹没,只有“唰唰”的割草声回荡在无尽的草深处。仲秋季节小叶章的花开得正盛,湿漉漉的草地飘荡着淡淡的、甜甜的花香。弥散在空旷的原野,这是我一辈子也忘不掉的香啊!
⑧傍晚的云霞五彩缤纷,父母把捆好的草一捆捆抱上车,整齐地码起来,再用绳子绑好。我和弟弟坐在草堆的最中央,父亲赶着车,母亲坐在一旁,我们和太阳一起淹没在夜色中。
⑨如此往返半月有余,我家的苫房草终于备齐,开春就可以苫房子了。
⑩苫房子那天,场面极其宏大。
⑪【乙】男人们在屋外选苫房草,一部分人铡草,一部分人传递,一部分人在房顶铺草。铡草人梳掉草捆中央杂着的小细草,然后用铡刀侧去草的根部,小叶章坚硬的杆齐刷刷的,如一根根坚硬的骨头。传草人在房子与地面间竖起长木梯,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传草,他们传草的姿势优美娴熟,像传球一样精准。在房顶上铺草的人技艺是最棒的,他们小心翼翼,从房檐开始一层一层按房顶的坡度循序渐进向上铺展开去。女人们则在屋里择菜、做饭,女人的笑声、炒菜的香味儿从茅草房中升腾出来,那场面令人至今难忘。
⑫房子苫好了,四周的外墙也用泥厚厚地抹了一遍,泥草房焕然一新,阳光照在新苫的房草上,金光闪闪。那些从房顶上拆下来的褐色小叶章被父母整齐地摞在一起,当作烧火引柴用。
⑬小叶章用尽一生,最后燃烧成一堆灰烬,发挥余热,温暖着茅草屋,温暖了朴实的村民,而那些被大雪覆盖的腐蚀草,200天后,根部又将重现新的嫩芽,又将形成浩渺的草原,又将滚动着海浪样的花海,占据着北方的盛夏。
⑭我喜欢每一棵草,历尽千万年的生死轮回,生生不息,形成燎原之势,虽生于卑微但死于壮阔,虽身形窄小却胸纳百川,在最贫瘠的土地上长成最曼妙的风景。
⑮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为什么我的梦里总是浮现出风中摇曳的小叶章,因为我的灵魂和筋骨早已长成了它们的模样。走在错落有致的泥草房间,想到我的父母和我的乡亲们,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像一棵棵草,紧紧抓着土地刨食,春夏秋冬,风餐露宿,仍无怨无悔。
⑯摸着泥草房的墙体,望着整齐的苫房草,我知道,那些泥草房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但小叶章带给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温暖与快乐早已根植于灵魂深处,生长在坚硬的骨头里。
(选文有删改)
21.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与小叶章有关的往事,文章依次写了(1)、(2)、(3)、40年后返乡感悟泥草房等内容,在对小叶章认识的深化中完成了一次心灵之旅。(3分)
22.本文的场景描写与细腻鲜活,情味感人。请从【甲】【乙】两段中任选一段,从用词和修辞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3分)
23.有的同学觉得把本文题目改成“故乡的小叶章”更合适,你觉得呢?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小题。(共7分)
①道德,几千年来都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精神力量。《论语》有言“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大学》曾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思想家们把个人品德修养、品德教育、培育理想人格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人作为国家社会的基础细胞,其人格的完善与塑造,正是小家幸福美满、国家和平昌盛的基石。所以,______。
②对道德的追求在历史中一边传承一边丰富,于新时代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品行。
③而品德之所以闪现着人格光彩,也因它从来不是上天赋予,不是某个人的专有财富,而是每个人后天习得,经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美德是一种战争状态,我们生活于其中,就要常常与自己作斗争。”这种斗争,常在善恶之间,奉献与索取之间,宽厚与狭隘之间……道德界定了是非善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的选择权,恰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个人品德、道德底线,是我们为自己所画的方圆,因此才不会任意被欲望驱使,才能自我掌控人生。道德最终所体现的,正是斗争与选择之后,我们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
④在生活中总有很多道德楷模引领着我们,并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道德的内涵。那些让人动容的道德力量是钱学森、张荣桥等一代代航天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拼搏钻研的爱国赤子心;是抗疫医护工作者们舍己为公、为党为民、大公无私的奉献:是残奥健儿从不幸的谷底到体坛的巅峰,于无声处再现生命蓬勃的自强。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诠释出的道德内涵,标定了一座座高峰,让更多的人从中汲取完善自身的坚定信念。
⑤然而我们又该如何锤炼个人品德呢?个人品德成于日常实践修炼。十字路口遵规守纪,公交车上文明礼让,工作上积极主动,邻里间宽容以待,都是锤炼品行的好方法。而品行也从来不是一次性“用品”,一两次的坚守、奉献、善举都不能称之为拥有了良好品德。品德需内化于心、内化于生命全程,必须时时处处地提升,持久不懈地发力。
⑥小事小节中有品德、有人格。而每个人品德上的一小步,终将汇成社会道德前进的一大步。
24.根据全文的论述内容,结合上下文,在第①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引用《论语》和《大学》中的话,阐述了品德与人格养成的重要性,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B,第③段引用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话强调道德修养要靠每个人后天习得,还要经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C第⑤段提出了锤炼个人品德的方法,强调品德提升需要从生活点滴入手,处处提升,持久发力,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
26.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40分)
27.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人生不是坦途,生活不会风平浪静,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茫然徘徊时,也许是坚定的手势,给你指明方向;失意沮丧时,也许是珍藏的照片,使你重拾信心;险阻拦挡时,也许是鼓励的话语,让你迎难而上……前行路上,总有一些事物给我们带来力量与暖意,助我们乘风破浪,请将“ ________ 助我乘风破浪”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三位航天员都携带了一些个人物品进入太空,有笔墨纸砚、家人照片、乐器等,还有亲人送的神秘礼物,要在太空生活中解密……如果你是他们携带的礼物之一,你会有怎样的经历?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以“我的太空之旅”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一、基础·运用(14分)
1.把酒问青天 1分 2.C (2分)3.B(2分)4.D (2分)
5.这是三名航天员的出征,也是万千航天人的出征,更是中国人的出征。1分
6.A(2分) 7.D (2分)
8.答案示例:(2分)
图一 该作品字体横平竖直,方正稳健,体现我国航天人在探索太空中坚定的信念、执着的决心、踏实的作风。
图二 该作品字体一气呵成,潇洒飘逸。体现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展现航天人勇于探索太空的豪情壮志。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默写。5分
9.风正一帆悬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1.(1)暂凭杯酒长精神(2)莫笑农家腊酒浑
(3)示例:劝君更尽一杯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二)古诗阅读5分
12.(1)被君王重用,有为于当世(或十分期待从政,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示例1:我认为刘禹锡的更有气势。沉舟侧畔千帆过,描写了千帆竞发的壮阔场面,诗人虽以“沉舟”自比,但在惆怅中仍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而李白的只是着眼于自己个人的抱负,刘禹锡的境界更阔大。)
示例2:李白的更有气势。直挂云帆济沧海,描绘了一帆迎风,直渡沧海的开阔场景,表达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而刘禹锡的只是表现了积极的态度,没有奋进之势。)
也可以两个表达都欣赏。
(三)文言文阅读 8分
14.C (2分)15.B(2分)
16.欧阳修治理滁州有方,百姓安居乐业,他能与民同乐。(2分)苏轼为了抗旱抗疫筹集米、药、钱,给百姓治病,救活了许多人,还修建苏公堤,造福百姓。(2分)(共4分)
三、名著阅读(5分)
17.答案示例1:
在阅读《我爱这土地》时,我抓住“鸟”这一意象进行阅读思考,诗人把自己比成一只“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的鸟,表示要不倦地为祖国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而深情地歌唱,一往情深地抒发了对祖国、民族、土地的真挚深沉的热爱,表达了为祖国献身的愿望。阅读《西游记》的过程当中,我抓住孙悟空在斗法的过程当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比打坐这一细节,这一神来之笔极其传神地表现了孙悟空好动的猴性这一特点。
示例2:在阅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时,我用抓意象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诗人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读《海底两万里》时,我读到似冷漠的尼摩船长在最危急的时刻救下采珠人,这个细节让我对他的认识更加深刻,其实他是一腔热诚,非常善良的。
示例3.在阅读《黎明的通知》时,我用抓意象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这首诗以黎明为主意象,热切地唤起一切事物来迎接美好新世界的到来,让我感受到诗人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读《骆驼祥子》时,我关注到了高妈劝祥子把钱存到银行里,祥子不听劝告,坚持把钱放在自己手里这一细节,这让我看到了祥子古板、狭隘的一面,也为他的梦想破灭做了铺垫。
(共5分,两部作品每部2分,结合内容分享阅读方法1分,感受1分。表述1分)
四、现代文阅读(23分)
(一)(6分)
13.D(2分)
14.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应用面十分广泛。(1分)
15.(1)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应用面广泛。
(2)人工智能智商高,情商较低
(3)我国人工智能虽然起步晚,但有独特优势(共3分,每点1分)
(二)(共10分)
16.(1)漏雨时,父亲用小叶章苫屋;
(2)全家一起辛劳半个月,割小叶章草准备苫房;
(3)我家用小叶章草苫房子,泥草房焕然一新(共3分,每点1分)
17.答案:
示例1:甲段的环境描写极富画面感,把沼泽地比作巨幅油画,把缀满花朵的草甸子比作碎花布上,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这片沼泽地的美丽,“匍匐”形象的写出了成熟的草在微风吹拂下的姿势,“红的、黄的、紫的、白色的”写出花朵的色彩缤纷,把小叶章草的姿势比作村民,表达了对小叶章草的喜爱和对村民的敬意。 (3分)
示例2:乙段连用三个“一部分人”组成排比句,形象的体现了苫房子时场面的宏大;“小心翼翼”写出了铺草人的仔细认真;“升腾”一词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欢乐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看到自家苫房子时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18.原题目更合适。
本文围绕小叶章草,既写了草的生长历程,它们在贫瘠的环境生机勃勃,用尽一生,苫房子,做柴火,即使被大雪覆盖,来年又长成浩渺的草原。又写了就如小叶章草一样故乡的村民乡亲们,辛苦劳作,春夏秋冬,风餐露宿,仍铁骨铮铮、顽强生活、无怨无悔。因此,“小叶章的故乡”表达了对草的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也是表达对勤劳质朴的乡亲们的敬意,更是表达如草一样的奉献精神、乐观生活的态度是我的精神故乡。(共4分。草的特点1分,乡亲品质2分,情感1分)
(三)(共7分)
19.示例: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锤炼品德完善人格。(或锤炼品德完善人格应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追求,或锤炼品德完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2分)
20.A (2分)
21.示例:第四段首先指出了在生活中总有很多道德楷模引领着我们,并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丰富的道德内涵的观点;其次列举了航天工作者、抗疫医护和残奥健儿的事例具体指出了道德力量的内在含义;最后强调了道德内涵的重要意义,它可以使人们不断完善自身,汲取坚定信念。(3分)

② 知名机构人大附早早培(zzp)学前集训队-数学/神测和动手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①《人大附中早培海选必刷》《八中海选训练与解析》电子版教材
② 八少八素、人大附早培神测千题(上 下册)
③ 人大附、八中海选神测万题练习册及答案解析.pdf
④ 八少八素试题分享&人大附早培班试题分享+神测复习资料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北京高中:
① 北京高考英语听力机考模拟试卷及答案、听力原文、音频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