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J2(入门组)2021第二轮真题
分糖果(candy)
【题目背景】
红太阳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开始分糖果啦!
【题目描述】
红太阳幼儿园有 n 个小朋友,你是其中之一。保证 n ≥ 2。
有一天你在幼儿园的后花园里发现无穷多颗糖果, 你打算拿一些糖果回去分给幼儿 园的小朋友们。
由于你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幼儿园小朋友, 所以你的体力有限, 至多只能拿 R 块糖 回去。
但是拿的太少不够分的,所以你至少要拿 L 块糖回去。保证 n ≤ L ≤ R。 也就是说,如果你拿了 k 块糖,那么你需要保证 L ≤ k ≤ R。
如果你拿了 k 块糖, 你将把这 k 块糖放到篮子里, 并要求大家按照如下方案分糖 果: 只要篮子里有不少于 n 块糖果, 幼儿园的所有 n 个小朋友(包括你自己) 都从篮子 中拿走恰好一块糖, 直到篮子里的糖数量少于 n 块。此时篮子里剩余的糖果均归你所有
——这些糖果是作为你搬糖果的奖励。
. . . . . . . . .
作为幼儿园高质量小朋友, 你希望让作为你搬糖果的奖励的糖果数量(而不是你最
. . . . . . . . . . . . . .
后获得的总糖果数量!) 尽可能多; 因此你需要写一个程序, 依次输入 n, L, R,并输出
出你最多能获得多少作为你搬糖果的奖励的糖果数量。
. . . . . . . . .
【输入格式】
从文件 candy.in 中读入数据。
输入一行, 包含三个正整数 n, L, R,分别表示小朋友的个数、糖果数量的下界和上 界。
【输出格式】
输出到文件 candy. out 中。
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你最多能获得的作为你搬糖果的奖励的糖果数量。
. . . . . . . . .
【样例 1 输入】
7 16 23 |
【样例 1 输出】
6 |
【样例 1 解释】
拿 k = 20 块糖放入篮子里。
篮子里现在糖果数 20 ≥ n = 7,因此所有小朋友获得一块糖;
篮子里现在糖果数变成 13 ≥ n = 7,因此所有小朋友获得一块糖;
篮子里现在糖果数变成 6 < n = 7,因此这 6 块糖是作为你搬糖果的奖励。
容易发现, 你获得的作为你搬糖果的奖励的糖果数量不可能超过 6 块(不然, 篮子
. . . . . . . . .
里的糖果数量最后仍然不少于 n,需要继续每个小朋友拿一块),因此答案是 6。
【样例 2 输入】
10 14 18 |
【样例 2 输出】
8 |
【样例 2 解释】
容易发现, 当你拿的糖数量 k 满足 14 = L ≤ k ≤ R = 18 时, 所有小朋友获得一块 糖后, 剩下的 k − 10 块糖总是作为你搬糖果的奖励的糖果数量, 因此拿 k = 18 块是最 优解,答案是 8。
【样例 3】
见选手目录下的 candy/candy3.in 与 candy/candy3.ans。
【数据范围】
测试点 | n ≤ | R ≤ | R − L ≤ |
1 | 2 | 5 | 5 |
2 | 5 | 10 | 10 |
3 | 103 | 103 | 103 |
4 | 105 | 105 | 105 |
5 | 103 | 109 | 0 |
6 | 103 | ||
7 | 105 | 105 | |
8 | 109 | 109 | |
9 | |||
10 |
对于所有数据,保证 2 ≤ n ≤ L ≤ R ≤ 109。
插入排序(sort)
【题目描述】
插入排序是一种非常常见且简单的排序算法。小 Z 是一名大一的新生, 今天 H 老 师刚刚在上课的时候讲了插入排序算法。
假设比较两个元素的时间为 O(1),则插入排序可以以 O(n2 ) 的时间复杂度完成长 度为 n 的数组的排序。不妨假设这 n 个数字分别存储在 a1 , a2 , · · · , an 之中, 则如下伪 代码给出了插入排序算法的一种最简单的实现方式:
这下面是 C/C++ 的示范代码
for (int i = 1; i <= n; i++) for (int j = i; j>=2; j ‐‐ ) if ( a[j] < a[j ‐1] ){ int t = a[j ‐1]; a[j ‐1] = a[j]; a[j] = t; } |
这下面是 Pascal 的示范代码
for i:=1 to n do for j:=i downto 2 do if a[j]<a[j ‐1] then begin t:=a[i]; a[i]:=a[j]; a[j]:=t; end; |
为了帮助小 Z 更好的理解插入排序, 小 Z 的老师 H 老师留下了这么一道家庭作业:
H 老师给了一个长度为 n 的数组 a,数组下标从 1 开始, 并且数组中的所有元素均 为非负整数。小 Z 需要支持在数组 a 上的 Q 次操作,操作共两种,参数分别如下:
1 x v : 这是第一种操作, 会将 a 的第 x 个元素, 也就是 a北 的值, 修改为 v。保证 1 ≤ x ≤ n, 1 ≤ v ≤ 109 。注意这种操作会改变数组的元素,修改得到的数组会被保留,
也会影响后续的操作。
. . . . . . . . .
2 x : 这是第二种操作, 假设 H 老师按照上面的伪代码对 a 数组进行排序, 你需要 告诉 H 老师原来 a 的第 x 个元素, 也就是 a北 ,在排序后的新数组所处的位置。保证 1 ≤ x ≤ n。注意这种操作不会改变数组的元素,排序后的数组不会被保留,也不会影响
后续的操作。
. . . . .
H 老师不喜欢过多的修改,所以他保证类型 1 的操作次数不超过 5000。
小 Z 没有学过计算机竞赛, 因此小 Z 并不会做这道题。他找到了你来帮助他解决 这个问题。
【输入格式】
从文件 sort.in 中读入数据。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正整数 n, Q,表示数组长度和操作次数。保证 1 ≤ n ≤ 8, 000, 1 ≤ Q ≤ 2 × 105。
输入的第二行包含 n 个空格分隔的非负整数, 其中第 i 个非负整数表示 ai。保证 1 ≤ ai ≤ 109。
接下来 Q 行,每行 2 ∼ 3 个正整数,表示一次操作,操作格式见题目描述。
【输出格式】
输出到文件 sort. out 中。
对于每一次类型为 2 的询问,输出一行一个正整数表示答案。
【样例 1 输入】
3 4 3 2 1 2 3 1 3 2 2 2 2 3 |
【样例 1 输出】
1 1 2 |
【样例 1 解释】
在修改操作之前, 假设 H 老师进行了一次插入排序, 则原序列的三个元素在排序 结束后所处的位置分别是 3, 2, 1。
在修改操作之前, 假设 H 老师进行了一次插入排序, 则原序列的三个元素在排序 结束后所处的位置分别是 3, 1, 2。
注意虽然此时 a2 = a3 ,但是我们不能将其视为相同的元素。
【样例 2】
见选手目录下的 sort/sort2.in 与 sort/sort2.ans。
该测试点数据范围同测试点 1 ∼ 2。
【样例 3】
见选手目录下的 sort/sort3.in 与 sort/sort3.ans。
该测试点数据范围同测试点 3 ∼ 7。
【样例 4】
见选手目录下的 sort/sort4 .in 与 sort/sort4 .ans。
该测试点数据范围同测试点 12 ∼ 14。
【数据范围】
对于所有测试数据, 满足 1 ≤ n ≤ 8, 000, 1 ≤ Q ≤ 2×105 , 1 ≤ x ≤ n, 1 ≤ v, ai ≤ 109。 对于所有测试数据,保证在所有 Q 次操作中,至多有 5000 次操作属于类型一。 各测试点的附加限制及分值如下表所示。
测试点 | n | Q | 特殊性质 |
1,2,3,4 | ≤ 10 | ≤ 10 | 无 |
5,6,7,8,9 | ≤ 300 | ≤ 300 | |
10,11,12,13 | ≤ 1, 500 | ≤ 1, 500 | |
14,15,16 | ≤ 8, 000 | ≤ 8, 000 | 保证所有输入的 ai , v 互不相同 |
17,18,19 | 无 | ||
20,21,22 | ≤ 2 × 105 | 保证所有输入的 ai , v 互不相同 | |
23,24,25 | 无 |
网络连接(network)
【题目描述】
TCP/IP 协议是网络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协议。今天你的任务, 就是尝试利用这个 协议,还原一个简化后的网络连接场景。
在本问题中, 计算机分为两大类: 服务机(Server) 和客户机(Client)。服务机 负责建立连接,客户机负责加入连接。
需要进行网络连接的计算机共有 n 台, 编号为 1 ~ n ,这些机器将按编号递增的顺 序,依次发起一条建立连接或加入连接的操作。
每台机器在尝试建立或加入连接时需要提供一个地址串。服务机提供的地址串表示 它尝试建立连接的地址,客户机提供的地址串表示它尝试加入连接的地址。
一个符合规范的地址串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1、必须形如 a.b.c.d:e 的格式,其中 a, b, c, d, e 均为非负整数;
2 、0 ≤ a, b, c, d ≤ 255, 0 ≤ e ≤ 65535;
3 、a, b, c, d, e 均不能含有多余的前导 0。
相应地,不符合规范的地址串可能具有以下特征:
1、不是形如 a.b.c.d:e 格式的字符串, 例如含有多于 3 个字符 . 或多于 1 个字 符 : 等情况;
2、整数 a, b, c, d, e 中某一个或多个超出上述范围;
3、整数 a, b, c, d, e 中某一个或多个含有多余的前导 0 。
例如,地址串 192.168.0.255:80 是符合规范的,但 192.168.0.999:80 、192.168.00.1:10 、192.168.0.1:088 、192:168:0:1.233 均是不符合规范的。
如果服务机或客户机在发起操作时提供的地址串不符合规范, 这条操作将被直接忽 略。
在本问题中, 我们假定凡是符合上述规范的地址串均可参与正常的连接, 你无需考 虑每个地址串的实际意义。
由于网络阻塞等原因, 不允许两台服务机使用相同的地址串, 如果此类现象发生, 后一台尝试建立连接的服务机将会无法成功建立连接; 除此之外, 凡是提供符合规范的 地址串的服务机均可成功建立连接。
如果某台提供符合规范的地址的客户机在尝试加入连接时, 与先前某台已经成功建 立连接的服务机提供的地址串相同, 这台客户机就可以成功加入连接, 并称其连接到这 台服务机;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服务机,则认为这台客户机无法成功加入连接。
请注意, 尽管不允许两台不同的服务机使用相同的地址串, 但多台客户机使用同样 的地址串,以及同一台服务机同时被多台客户机连接的情况是被允许的。
你的任务很简单: 在给出每台计算机的类型以及地址串之后, 判断这台计算机的连 接情况。
【输入格式】
从文件 network.in 中读入数据。
第 1 行,一个正整数 n 。
接下来 n 行, 每行 2 个字符串 op, ad ,按照编号从小到大给出每台计算机的类型 及地址串。
其中 op 保证为字符串 Server 或 Client 之一, ad 为一个长度不超过 25 的, 仅 由数字、字符 . 和字符 : 组成的非空字符串。
每行的两个字符串之间用恰好一个空格分隔开,每行的末尾没有多余的空格。
【输出格式】
输出到文件 network. out 中。
输出共 n 行,每行一个正整数或字符串表示第 i 台计算机的连接状态。其中: 如果第 i 台计算机为服务机,则:
1. 如果其提供符合规范的地址串且成功建立连接,输出字符串 OK 。
2. 如果其提供符合规范的地址串, 但由于先前有相同地址串的服务机而无法成功 建立连接,输出字符串 FAIL 。
3. 如果其提供的地址串不是符合规范的地址串,输出字符串 ERR 。 如果第 i 台计算机为客户机,则:
1. 如果其提供符合规范的地址串且成功加入连接, 输出一个正整数表示这台客户 机连接到的服务机的编号。
2. 如果其提供符合规范的地址串,但无法成功加入连接时,输出字符串 FAIL 。
3. 如果其提供的地址串不是符合规范的地址串,输出字符串 ERR 。
【样例 1 输入】
5 Server Server Client Client Client | 192.168.1.1:8080 192.168.1.1:8080 192.168.1.1:8080 192.168.1.1:80 192.168.1.1:99999 |
【样例 1 输出】
OK FAIL 1 FAIL ERR |
【样例 1 解释】
计算机 1 为服务机,提供符合规范的地址串 192.168.1.1:8080 ,成功建立连接; 计算机 2 为服务机,提供与计算机 1 相同的地址串,未能成功建立连接;
计算机 3 为客户机, 提供符合规范的地址串 192.168.1.1:8080 ,成功加入连接, 并连接到服务机 1;
计算机 4 为客户机, 提供符合规范的地址串 192.168.1.1:80 ,找不到服务机与 其连接;
计算机 5 为客户机,提供的地址串 192.168.1.1:99999 不符合规范。
【样例 2 输入】
10 Server Client Client Server Server Server Client Client Client Client | 192.168.1.1:80 192.168.1.1:80 192.168.1.1:8080 192.168.1.1:80 192.168.1.1:8080 192.168.1.999:0 192.168.1.1.8080 192.168.1.1:8080 192.168.1.1:80 192.168.1.999:0 |
【样例 2 输出】
OK 1 FAIL FAIL OK ERR ERR |
5 1 ERR |
【样例 3】
见选手目录下的 network/network3.in 与 network/network3.ans。
【样例 4】
见选手目录下的 network/network4.in 与 network/network4 .ans。
【数据范围】
测试点编号 | n ≤ | 特殊性质 |
1 | 10 | 性质 1 2 3 |
2 ~ 3 | 100 | 性质 1 2 3 |
4 ~ 5 | 1000 | |
6 ~ 8 | 性质 1 2 | |
9 ~ 11 | 性质 1 | |
12 ~ 13 | 性质 2 | |
14 ~ 15 | 性质 4 | |
16 ~ 17 | 性质 5 | |
18 ~ 20 | 无特殊性质 |
“性质 1 ”为:保证所有的地址串均符合规范;
“性质 2 ”为: 保证对于任意两台不同的计算机, 如果它们同为服务机或者同为客 户机,则它们提供的地址串一定不同;
“性质 3 ”为:保证任意一台服务机的编号都小于所有的客户机;
“性质 4 ”为: 保证所有的地址串均形如 a.b.c.d:e 的格式, 其中 a, b, c, d, e 均为 不超过 109 且不含有多余前导 0 的非负整数;
“性质 5 ”为: 保证所有的地址串均形如 a.b.c.d:e 的格式, 其中 a, b, c, d, e 均为 只含有数字的非空字符串。
对于 100% 的数据,保证 1 ≤ n ≤ 1000 。
小熊的果篮(fruit)
【题目描述】
小熊的水果店里摆放着一排 n 个水果。每个水果只可能是苹果或桔子, 从左到右依 次用正整数 1 、2 、3 、 …… 、n 编号。连续排在一起的同一种水果称为一个“块”。小熊 要把这一排水果挑到若干个果篮里, 具体方法是: 每次都把每一个“块”中最左边的水 果同时挑出, 组成一个果篮。重复这一操作, 直至水果用完。注意, 每次挑完一个果篮 后, “块”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两个苹果“块”之间的唯一桔子被挑走后, 两个苹果 “块”就变成了一个“块”。请帮小熊计算每个果篮里包含的水果。
【输入格式】
从文件 fruit.in 中读入数据。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一个正整数 n ,表示水果的数量。
输入的第二行包含 n 个空格分隔的整数, 其中第 i 个数表示编号为 i 的水果的种
类, 1 代表苹果, 0 代表桔子。
【输出格式】
输出到文件 fruit. out 中。
输出若干行。
第 i 行表示第 i 次挑出的水果组成的果篮。从小到大排序输出该果篮中所有水果的 编号,每两个编号之间用一个空格分隔。
【样例 1 输入】
12 1 1 0 0 1 1 1 0 1 1 0 0 |
【样例 1 输出】
1 3 5 8 9 11 2 4 6 12 7 10 |
【样例 1 解释】
这是第一组数据的样例说明。
所有水果一开始的情况是 1 1 0 0 1 1 1 0 1 1 0 0,一共有 6 个块。 在第一次挑水果组成果篮的过程中,编号为 1 3 5 8 9 11 的水果被挑了出来。 之后剩下的水果是 1 0 1 1 1 0,一共 4 个块。
在第二次挑水果组成果篮的过程中,编号为 2 4 6 12 的水果被挑了出来。 之后剩下的水果是 1 1,只有 1 个块。
在第三次挑水果组成果篮的过程中,编号为 7 的水果被挑了出来。 最后剩下的水果是 1,只有 1 个块。
在第四次挑水果组成果篮的过程中,编号为 10 的水果被挑了出来。
【样例 2 输入】
20 1 1 1 1 0 0 0 1 1 1 0 0 1 0 1 1 0 0 0 0 |
【样例 2 输出】
1 5 8 11 13 14 15 17 2 6 9 12 16 18 3 7 10 19 4 20 |
【样例 3】
见选手目录下的 fruit/fruit3.in 与 fruit/fruit3.ans。
【数据范围】
对于 10% 的数据, n ≤ 5。
对于 30% 的数据, n ≤ 1000。
对于 70% 的数据, n ≤ 50000。
对于 100% 的数据, n ≤ 2 × 105。
【提示】
由于数据规模较大,建议 C/C++ 选手使用 scanf 和 printf 语句输入、输出。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