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十一、清华附等142人入围复赛!保送清北、强基录取,五大学科竞赛作用竟然这么大
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日前已结束,北京赛区公布了实验考试入围名单,包括人大附中,北京市十一学校,清华附中等在内的北京中学142名学生入围。这只是五大学科竞赛的一种。

在今年北京大学公布的本科新生录取数据中,入学新生通过参加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国家集训队并入学北大的共118人。强基计划共录取898人,其中五大学科竞赛银牌以上获得破格入围资格并最终录取的学生为325人。
与此同时, 2021-2022年度,全国260名集训队选手超过半数选择清华大学,经过集训队选拔,2022年代表中国出征全球学科竞赛的23名队员中,有13位选手保送至清华大学。
对此,有不少考生和家长疑惑:什么是五大学科竞赛?参加五大学科竞赛有什么用?今天,小编帮大家一起了解“学术界的奥运会——五大学科竞赛”。

五大学科竞赛是国内面向中学生的各类竞赛中最权威、最有含金量、历史最悠久的赛事,分别是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五门奥林匹克竞赛,主要面向学段为高中学段。
学科竞赛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国际赛事、全国赛事、省级赛事。级别不同,难度不同,比赛含金量也不同。竞赛生需要通过层层选拔,进入国家集训队,才有机会登上世界舞台。
✦
参加竞赛有哪些优势?
✦
优势一:通过五大学科竞赛,如果能获得入选国家集训队的资格,就有机会以竞赛保送生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
对于低年级的考生来说,还可以通过这些路径,免高考提前进入清北名校,例如北京大学物理卓越人才计划。
需要提醒考生和家长的是:这类自主选拔招生方式的培养模式与普通高考有所不同,建议大家通过查看每年的招生简章,了解招生和培养方案。
优势二:对于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名次的考生,报考强基计划时相比较没有竞赛基础的考生也会更具优势。
2022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第三年,从近几年的招生政策来看,强基计划招生更注重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和综合素质优秀,所以招生对象大致包含两种类型:综合素质优秀及基础学科拔尖。
如: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将申请报名考生分为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和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两类。

不论是否在竞赛中获得银牌及以上的奖项,拥有竞赛经历,在强基计划中就比没有参加过竞赛的考生有了更大的优势。
✦
哪些考生适合参加竞赛?
✦
竞赛的本质是一种拔高学习,学习竞赛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虽然好处也多,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高中生。
但对于以下几类考生,可以参考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竞赛项目。
一是目标就读清华、北大等国内重点知名高校的考生。当下国内名校特殊招生比例相对较高,想报考顶尖高校,有竞赛经历以及奖项加持是绝对的加分项。
二是关注“各类计划”招生路径的考生。包括想要参加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领军计划、卓越计划等考生。
三是兴趣爱好使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竞赛学习,过程艰难且枯燥,如果考生自身没有兴趣很难坚持。
✦
如何确定是否适合学习竞赛?
✦
一是看高考成绩是否达到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如果高考成绩未达到,建议把重心放在学校的功课上。
二是竞赛相关学科成绩优势突出,建议考生可前期先选2-3科竞赛接触。经过初步接触,考生能亲身体会到竞赛和普通学习的差别,同时也能反映出考生的特长,及时淘汰掉不喜欢、不擅长的科目,选择一门(优秀的可以选择两门)继续深耕即可。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