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培没进复试,然后呢?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4 浏览





经历过多年小升初升学,其实你会发现,所有的“规律”都只是相对的,没有一场不变的标准,因为招生最主要的“多样性”。

今年早培和八中少素锁区,而招生更为灵活些的早培今年也已进行完复筛环节,普遍反馈,较难,然后进复试的人不少。民间流传数学一道题没对,也进复试了,这有可能是民间流传的答案是错的。

线上考试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网速、硬件、电话(微信)呼入、系统崩了之后的心态调整等等,都是不定时炸弹,而并不能完全客观公平的考察出孩子的真实水平。

所以没进复筛的,也没必要有什么纠结的,进了复筛的,在简历上能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

甚至是入营了,也不用过于迷信,入营=小强,是很大的误区,但凡线上考试就有水分,要做到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而这两年入营人数仅在500~600之间,其实不是好事,如果人数翻一倍,选出好苗子的几率会大很多。

入营的学生,几乎每年都有大派位的,夸张吗?

不过,入营确实能给简历重重的丰富一笔,含金量不低于数个线上一等奖,但要说只凭借入营成绩上岸,那必须要营内成绩靠前,进人本初中,人分2022年开始没有参考,主要是自主选择学生权利几乎没有了。

下一步就要通知入营了,祝愿大家有好运。

早培活动和DSS有一点类似,一次活动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真实水平,所以不用过于迷信某一个“指标”,含金量高的活动当然是有其价值,拿到好成绩固然是好,拿不到好成绩,如何调整后面的方向并及时进入状态,才是关键。

没入营并进去六小强的比比皆是。

任何时候,任何行业,运气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结果看起来是有一点玄学,而唯有依靠自身实力成功上岸,方是正道。

新六年级再全力冲刺,是很多孩子和家长最后的”挣扎“,退一步想,如果降低一点点期望值,方能海阔天空,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进小强,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早规划,确实有好处,孩子是不是那根儿”苗“,也能早看清,好转移方向和重心。

如果所有人都往一条路上挤,势必竞争会很激烈,动一动脑子,差异化竞争,会大大增加上岸的几率,比如别人都使劲儿冲刺清华附中,那你就奔着北大附中努力,两个学校的考察重心也不同,准备方向也不一样。六年级了还没有什么硬货,就奔着民办校后者优质普校去,也未尝不可呢?

在任何学校,都是头部学生的选择权更大,全员校额到校之后更是如此。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怎么面对,是父母能否给孩子上好这一课的机会,比说教更有影响力。总结经验,继续上路,是到达下一目标最近的方式。

图片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4-01 13:4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