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少年班又一留美天才宣布回国任教,年仅26岁!攻克世界级数学难题!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9 浏览





14岁上中科大,18岁赴美读博,26岁成为教授,今年2月份又凭一己之力攻克世界级数学难题……

而在陈杲首次以中科大教授的身份解决世界数学难题后,网友们除了感叹“除了标题论文一个字都看不懂”“又学会一个生字杲gǎo”之外,也有人期待:

年仅26岁的陈杲,未来是不是能冲击一波菲尔兹奖。


图片

陈杲博士(左)与沃尔夫奖得主沙利文教授合影


虽然才26岁,但陈杲的人生履历早已十分精彩,不仅少年成才,还常以能服人。

这也让年龄相仿的网友直呼:我怕是来人间凑数的。

破解世界难题的26岁“特任教授”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新闻稿,由该校特任教授陈杲(gǎo)完成的论文《J方程和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在世界四大顶尖数学期刊之一的《数学新进展》在线发表。


图片

《数学新进展》的审稿人夸赞这一论文:“陈杲引入两个大胆的想法,解决了两个重要的方程,类似的结果极为罕见。”


以上提到的“两个重要方程”,即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和凯勒-爱因斯坦方程。


在复微分几何界,一直存在这样一道难题:就是在稳定的过程中,求解这两个方程。而为此研究贡献过成果的,都是赫赫有名的数学大神:


1977年,丘成桐解出零曲率的凯勒-爱因斯坦方程。

1985年,唐纳森、乌伦贝克和丘成桐在稳定的前提下解出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

2012年,陈秀雄、唐纳森和孙崧合作,在稳定的前提下解出正曲率凯勒-爱因斯坦方程。


简单来说,陈杲的工作,就是在稳定的前提下,解出陈秀雄和唐纳森独立提出的J方程以及丘成桐等人提出的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在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和凯勒-爱因斯坦方程之间建立起了桥梁。

因此这篇论文的发表堪称复微分几何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图片

论文发表后立即引发了国际数学界的强烈关注,并且被美国科学院院士劳森等人第一时间引用。

事实上,在这篇论文发表之前,陈杲已经从美国返回国内,在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担任“特任教授”一职。

为了回国任教,陈杲甚至放弃了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担任助理教授的机会。

陈杲的成才“密码”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为何能够年纪轻轻就被中科大聘为特任教授,又为何能解开困扰数学界多年的难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天才数学家的人生。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陈杲,1994年出生于浙江温州,小学时他就对数学十分感兴趣,每次做出一道难题都非常开心,并且总是问老师要求更难的题目,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就是从那时候生出了萌芽。

正是这样的兴趣使他从小就是一个不需要家长和老师多加看管的孩子,2006年,他就以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的成绩提前破格录取了瑞安中学。

图片

瑞安中学作为重点高中,其基于个性化学习的教育理念也深深影响到了尚且年幼的陈杲,后来他也提到,在瑞安中学的两年他培养出了极强的自学能力和科研精神。

除此之外,陈杲在瑞安中学期间就树立了成为一名数学家的远大志向。

2008年,14岁的陈杲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少年班的教学模式主要也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正好适合陈杲的特点,进一步为他今后的数学研究之路铺垫了基础。

在就读中科大少年班期间,虽然身边卧虎藏龙,但陈杲也仍然是表现最亮眼的其中一个。

知乎上有自称是陈杲学弟的网友说,陈杲曾经在两个月内“啃”完了Gillbarg的二阶椭圆偏微方方程....

科研竞赛助他崭露头角


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后陈杲顺利考上了中科大,并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最喜欢的数学专业。

大学期间,他第一次接触到国际性的科研竞赛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三时他报名参加了第二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最终斩获了两银两铜的好成绩,分别是丘成桐奖银奖、许宝騄-林家翘银奖、华罗庚奖铜奖、周炜良奖铜奖。这也是他首次在国内数学界崭露头角。

毕业后,他凭借这些奖项和数学系专业第一的成绩拿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博士offer以及全额奖学金,继续远赴海外攻读数学博士,师从国际知名几何专家陈秀雄教授。

图片
陈秀雄教授

在陈秀雄教授的指导下,年仅18岁的陈杲开始研究一些世界性的数学难题。

在读博期间,也就是去年11月,陈杲曾连发三篇论文,解决了1977年由霍金提出的“引力瞬子”问题,这是霍金为了物理界的大统一模型而提出的数学问题,在数学界和物理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几篇论文的发表也使陈杲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认可,从此在国际上打下名号,截止到现在他已经在世界级科研期刊平台上公开发表了9篇学术论文。

在接下来的研究生涯里,他也是靠着强大的自学能力和不放弃的科研精神解决了一个个世界级的难题。

几年来,他多次受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帝国理工等世界顶尖高校的邀请进行讲学,也多次应邀参加美国东部数学家大会等会议。

图片

值得一酸的是,他的办公室就在曾经的爱因斯坦办公室的隔壁,果然天才的旁边也是天才,简直太令人发酸了...

图片

小编之前也写过很多很多的天才系列。文中的这些天才,全部都有闪闪发光的学术成就以及牛逼的人生经历。但是可惜的是,这些天才在出国留学后,大多都选择了留在国外,进行更深层次的科学研究。

小编不是批判这些天才“崇洋媚外”,毕竟我们国家的科研实力和英美发达国家相比,确实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对于这些天才来说,国外的科研环境可能更加适合也更有帮助,而且小编坚信他们总有一天仍会回到中国,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

然而陈杲不同,在完成学业后,毅然回国,做出了回母校任教的决定,并以中科大教授的身份解决世界数学难题,这种胸怀祖国的态度与难能可贵的精神,让人不得不佩服!

小编也希望陈杲这样的天才可以越来越多,也衷心的祝福陈杲“未来可期”!


图片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3-31 19:5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