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路线规划】奥数金牌之路

每当看见新闻爆出某某同学夺得奥数金牌,都是一阵艳羡,其实他们能有如此成绩,就在于勤奋和有执行力的规划。
很多人谈到奥数说天赋决定,不可否认少数人确实有那么一点天赋,但在奥数这个领域来说,即使最高难度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也还谈不上需要拼天赋的程度,天赋是留给科技攻关,创造发明的。过多强调天赋可能在于自己的自信心不足,其实很多奥数大神都是后天勤奋锻炼出来的,所谓天道酬勤是有道理的。
1、小学阶段的奥数规划
达成目标:在小学五年级之前学完小奥全部内容
这个目标对于绝大多数人难度还是挺高的,除了有较强的兴趣之外,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执行力。
在小中大班时,可以培养对数的认识和认知,比如观看摩比爱数学。
在小学一二年级,还是以具象能力为主,难度不宜过大。
实际上1~2年级学不了太多知识,大部分就落到3~4年级了。
3~4年级就需要格外珍惜每个每个寒暑假,节假日,周末,以及每一天的空余时间。积少成多,周一到周五每天半个小时,周末每天两个小时,这样的规划时间上也安得较好。
如果是通过机构学习的尽量参加创新班,集训队这样的班型,尽可能的跨级上,比如三年级上四年级或五年级的,跨级的原因在于抢进度。
通过自学的话,最好有家长能随时予以指导,那么一些参考书,网课就必不可少了。这一阶段推荐的教辅练习书籍如下:
②、学而思秘籍,校内培优难度;
④、学而思思维创新大通关,俗称大白本,难度较高;
⑤、以小奥杯赛真题来练习,本号可提供;
这一阶段自学的经典视频网课非常值得一试,可以媲美线下班。
①、宇神老师的奥数教程系列;难度较高;
③、学而思1-6年级创新班系列;
④、小奥七大模块的复习,杯赛备考;
在小学五六年级,正常来说,经过上面的学习,小奥已经差不多学完了。这个时间用来做什么呢?
遇上小奥杯赛比赛时间,可以去参加比赛;其它时间依然是往前学习。
具体来说,规划如下:
五年级上学期自学完初一数学;下学期学完初二数学;六年级上学期学完初三数学,六年级下学期复习初中课内内容,刷中考真题到满分。
这个阶段的学习计划还是比较轻松的,课内内容真的不难,主要就是一个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的问题。
具体可以参考的课程或教辅如下:
①、学而思创新班7~9年级;
③、质心新手轮,初中竞赛预备课;
2、初中阶段的奥数规划
在小学阶段超额完成本阶段的任务后,这样就节约出来时间学习初中竞赛内容。这一阶段是为高联竞赛打下基础,也可以说,现在才开始了竞赛的入门阶段。
初一:代数求值、因式分解、根式、简单平面几何(初中竞赛难度);
初二:复合根式、方程、不等式解法、初中平面几何(初中竞赛难度);
初三:一元二次函数及初高函数衔接、三角函数、平面几何,简单数论;
概括起来说,就是初中竞赛中的代数和几何,以及部分高中课内内容。
这中间初三下还需要准备下中考的。
可供选择的正课主要是初联竞赛系列:
①、陈祖维初联2023,
②、卢鼎初联2023
④、高联预备课
教辅练习参考书——初中小蓝本系列、奥赛经典。
3、高中阶段的奥数规划
这一阶段就是高联竞赛的最重要阶段,内容上非常多,难度非常大,需要更加的全力以赴。
下面是大致的学习进度计划,尽可能超前,不要落后进度。
高一上:高联一试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数列、解析几何、复数;
高一下:二试平面几何、数论;
高二上:二试代数,不等式、数列、多项式、函数方程;
高二下:组合以及高联模拟冲刺;
高三上:进省队,CMO训练,冲击IMO。
二试的攻坚及各种专题的突破是个比较长的阶段,需要做大量的练习。对自己要求不高,目标是省一到省队的同学,二试四个模块选择两到三个学精也是可以的,毕竟二试做出三题,一试正常发挥已经是比较高的水平了。
这阶段高联正课主要有:
①高联一试课程
陈祖维高联一试、苏宇坚高联一试、爱尖子高联一试 卢鼎高联一试
②高联二试模块课
苏宇坚高联二试、爱尖子高联二试、陈祖维高联二试、百子菁英高联二试
③CMO系统课
④二试其它难度课程:国子学、新星等的集训课,本号也有。
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下
思维拓展类
平面几何类书籍
数论部分书籍
代数部分书籍
组合部分书籍
联赛模拟书籍——每年中等数学增刊
CMO书籍——走向IMO
通过看书来学习知识理论、通过视频课来学习如何运用知识理论形成解题方法,通过刷题来形成实战力。
如果你是对数学有兴趣的人,对数学有自律研究能力的人,对学习新的能力有极大热情的人,已经具备一些成功的因素,继续努力,冲向你的金牌之路吧!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