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算是最边缘的竞赛?不!这是最有前途的!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2 浏览




最近,小鸿在知乎看到有一个关于竞赛的问题,筑起了高高的楼层,那就是“信息学竞赛算是边缘竞赛吗?”


图片

知乎竞赛问题截图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随着许多优秀信竞选手的频频亮相,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确定的答案:

2015年,杭州高一女生郭文景得到哈佛大学录取;


2018年,朱震霆直接保送清华大学;


2019年,郑林楷在《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总决赛中获得“脑王”称号;


这些刷爆权威媒体、朋友圈的天才背后,若隐若现的共同经历,就是他们都参加过信息学奥赛,并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郭文景在2014 年、2015 年连续两年参加美国国家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USACO),都夺得冠军,其中2014年还获得了唯一的满分


朱震霆获得过 NOIP 2015 提高组一等奖(445 分),NOIP 2016 提高组一等奖(538 分),NOIP 2017 提高组一等奖(390 分)。在IOI 2018中,六项成绩中三项满分,以全球第三的成绩获得金牌。


郑林楷初二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奥林匹克联赛(普及组)一等奖;初三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奥林匹克联赛(提高组)一等奖;高中期间获得亚太地区信息学奥赛(APIO)中国赛区金牌,亚太区银奖第1名。





从这3人的履历中不难看出,信息学奥赛对于他们人生中的加成作用不言而喻。


看见他们的成就,你还会怀疑信息学奥赛是最边缘的竞赛吗?


在五大学科竞赛中,与其他四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相比,只有信息学竞赛不在中小学学科中。但这并不代表信息学奥赛除了加分,就没有其余的作用。


其实,信息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从多个方面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也为孩子未来升学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优势。



01
构思能力


编程过程从通俗的说法理解,是一种“先写剧本,后看结果”的行为,这种特性就要求孩子必须先在脑子里构思并模拟出结果,最后再由实际验证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这种“事事先想好”的模式,对于喜欢靠直觉的孩子来说,一开始自然是不适应居多。可一旦上手接受甚至喜欢上,那么就能迅速提高构思和模拟能力。



02
逻辑能力


编程需要考虑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再根据相应发生的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分支)。这不同选择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任何造成程度异常的可能行为。


这种能力,在逻辑上叫做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相互排斥且整体完备”。说简单点,就是“不重复,不遗漏”,一旦你的孩子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上也能游刃有余。


图片



03
分解能力


任何复杂的问题,都能分解成较困难的问题。任何较困难的问题,也能分解成较容易的小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是最好、最科学的方式。


恰恰在编程中,分解问题的能力是必须的。在写程序过程中,需要将一个程序分解为数据结构、分支、循环、数组等“小部件”,再将它们“组装成”一个完整可运行的程序。



04
纠错能力


人无法避免错误的,但人有纠正错误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编程学习中,也是很容易培养的。比如:程序运行后发现有问题,就需要开始排查出错的来源,并将错误改正。


这种纠错可以培养孩子的细心和抗挫折能力,对自身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片



05
助力升学择校


信息学竞赛作为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并列的国际五大奥林匹克竞赛项目、唯一的工科奥林匹克竞赛项目,参加信息学竞赛获奖的同学,可以享受一定的升学政策优惠。


入门或提高级获奖,可以通过科技特长生政策帮助孩子初升高;省一、二、三等奖,可以通过综合评价政策被高校降分录取;国二可以通过强基计划进入清北等名校;进入国家集训队的选手,可以直接保送清华北大。


并且,今年强基计划招生院校从2021年的36个院校增多到39个招生院校,为更多同学创造机会。


图片

△2022年强基计划院校名单


其他获奖选手可通过夏令营、冬令营、科学营、体验营等各种招生渠道和相关政策争取到降20分直至本一线的录取优惠。


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一些985、211高校自主招生总是会对信息学竞赛的获奖者抛出橄榄枝。


可见,信息学奥赛,对于孩子无论成长还是升学,帮助都是非常大的!



发布于 2024-03-29 20:5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