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程杯邀请赛语文(小高组)试题卷打卡 | 4

北京小升初
北京小升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49 浏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邀你每日学习!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鹏程杯语文真题 4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诗一样的江南
郭津嵩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江南不是我的故乡,但我却来到了江南。
“孔雀东南飞”是一个恒久的过程。先是还操着“洛阳音”的东晋士大夫们,一直到宋代的“南渡”诗人,前赴后继。他们来,为的是江南的和平和富庶,但到后来,更多的人,是冲着江南的诗意而来。
有李白,他徘徊在六朝古迹和江南丘陵之间,尽管也还望若长安,最终却把生命留在了采石江边;有苏轼,他常常几个月不在任上,却总不能忘情于江南。
然后我也来了,虽然我是那样的渺小,但亦是这条路上的一个行人。
路,通向诗一样的江南。
在乌镇,我停步在立志书院的门前。那是昭明太子读书的地方。柴扉静静地锁着,却可以望见院子里的草木。这大概便是《游园不值》的意境吧。其实也并非“不值”,到乌镇来看一看水就足够了。“河水清且涟漪”。涟漪仿佛诗行。
在苏州,我一直把笔和纸拿在手里。我要记——随处都是诗。沧浪亭上,“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远水皆有情”:护城河边,“共知心似水,安见我非鱼?”最有意思的是在拙政园,听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讲那些楹联,辨认那些篆体写就的句子。
其实也不必行色匆匆。就在住处不远,就有让闺中钗裙“悔教夫婿觅封侯”的“陌上杨柳色”:柳下是池塘,“小荷才露尖尖角”:荷下,“鱼戏莲叶间”。
我就坐在池塘边读书。读白居易的“江南好”,读王维的“红豆生南国”,读得痴了,醉了……
一抬眼,已到了冬天。
柳不再那么绿了,荷也残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实杏花”,我不禁也像陆游一样,起了风尘之叹:江南是这样得脆弱!
金陵的脂粉,西湖的歌舞,隔江的《后庭花》……我突然想到,江南的角色并不总那么完美,因为它太过娇柔和纤弱,就像它所养育的林妹妹一样,只叫人怜爱,却着实经不起生命的考验。
多少楼台,都付烟雨中!
难怪江湖女侠要“四海为家”,难怪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也难怪那点醒我的陆游,期盼着“尚及清明可还家”。
江南总让人徘徊,生命却不能总是徘徊:西北边陲上,“衡阳雁去无留意”,可过了寒冬,雁还是不肯留在衡阳。
我要把诗一样的江南永远留在记忆里,但我的理想,却在远方。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文章开头和结尾引用的诗句的作者是(    )
A.台湾作家杏林子。        B.印度诗人泰戈尔。
C.台湾诗人郑愁予。        D.现代诗人臧克家。

2.文中引用了很多古代诗人的诗句,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出自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B.《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亊诗双璧”。
C.“河水消且涟漪”出自《诗经·伐檀》,《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
D.“衡阳雁去无留意”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渔家傲·秋思》,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

3.下面对文中诗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的“江南好”是白居易词《忆江南》起首的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B.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是王维的诗《相思》起首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悔教夫婿觅封侯”和“陌上杨柳色”都是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闺怨》一诗。
D.“小荷才露尖尖角”和“鱼戏莲叶间”都是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一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涟漪仿佛诗行。
B.我就坐在池塘边读书。
C.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D.就有让闺中钗裙“悔教夫婿觅封侯”的“陌上杨柳色”。

5.下面对文中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引用很多名人诗句,凸显了文章的主题“诗一样的江南”。
B.开头结尾都引用现代诗,突出并强调文章的时代特色,贴近现实生活。
C.文章以自己在江南的游踪串联全文,引用古诗词抒发对江南喜爱之情。
D.“路,通向诗一样的江南。”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此诗意江南,作者对她依依不舍,但也不想驻足长留。
B.如此诗意江南,作者对她始终是心驰神往,但又觉难以亲近。
C.如此诗意江南,作者对她沉迷陶醉,“直把他乡作故乡。”。
D.如此诗意江南,作者对她魂牵梦紫,如今来到竞流连忘返。

7.填空。
(1)文中写到了乌镇,感受到了《游园不值》一诗的意境,表现这一意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_ ____。

(2)文中“金陵的脂粉,西湖的歌舞,隔江的《后庭花》”中“金陵”就是现在的_____;“隔江的《后庭花》”想起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______》中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西湖的歌舞”想起林升的《题临安邸》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

(3)文中“就像它所养育的林妹妹一样”中的“林妹妹”的名字叫________,是古典名著《______》里的主要人物之一,该书作者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台湾诗人郑愁予。

2.D.范仲淹

3.D(“鱼戏莲叶间”出自汉代乐府民歌《江南》)

4.B(A.比喻  C.比喻  D.借代、引用)

5.B(结构完整,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6.A(从文章最后两段可知,“我的理想,却在远方”“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2×6=12分)

7.填空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

(2)南京的别称 《泊秦淮》 隔江犹唱后庭花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林黛玉 红楼梦 曹雪芹(每空1分,共11分)




发布于 2024-03-29 20:0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北京小升初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