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说清什么样的孩子学信奥更有优势!
我们可以从升学的各项政策看出,国家对于“信息科技“是越来越重视了,像是初升高的“科技特长生”,报考大学时的‘强基计划“”综合评价“···
家长们对于这条“通往重点学校”的道路也是愈发感兴趣,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走信奥赛这条道路,那到底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习呢?
接下来小编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孩子学习信奥赛更有优势。
1.对编程感兴趣
俗话说“嗜之越笃,技巧越工“,意思就是对一个事情越感兴趣,那他在这方面的能力就会越高。
学编程也是如此,很多信奥选手成长为大神,大都是靠着对编程的热爱往上冲的。千万不能只是想让孩子在升学方面更有优势才去学习信奥赛。
兴趣这个东西也不是孩子天生就具备的,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家长引导。对于刚接触信息学的孩子,首先就是要激发他的兴趣,这里有几个网站家长可以参考一下:Light bot(4-12岁),Tynker(5-18岁),Code Monkey(8岁+)。
这些网站都是运用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孩子的编程兴趣,增强了学习编程的趣味性,也能维持孩子对敲代码的热情。
2.数学成绩良好
参加信息学竞赛考察的能力就包括了数学知识。
因为学习信奥赛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数学相关的编程问题,比如坐标系,区间,或者函数等等。如果数学能力不好,那就会在编程习题上花费很多时间。
很多学奥赛取得好成绩的选手在数学上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上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学奥赛和数学是相辅相成的。
3.耐心和毅力
无论学习什么技能,耐心和毅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学习信息学也是如此。
刚入门学习信息学的孩子,坐在电脑前学习信息学可能需要2-3个小时,如果孩子坐不住,一会儿去厕所,一会儿去看电视,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幅度降低,不仅浪费时间,孩子的学习进度也会减慢。
不过耐力和毅力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家长用一些互动的小游戏锻炼孩子的专注力,专注力提升了,那孩子就能长时间的专注于信息学学习了。
4.可以做到学有余力
学习任何技能的前提就是学有余力,孩子的文化课搞好了,那课外时间可以适当学习一些课外技能。但是当孩子文化课成绩不太好,底子薄弱的时候,家长就先不要让孩子学习课外技能了。
当孩子文化课成绩好时,学习信息学就能事半功倍,语文和数学学科锻炼的能力也可以运用到学习信息学的过程中。所以在信息学的学习中也是游刃有余的。
文化课成绩不太好,但对于信息学非常有兴趣的孩子也可以学习,因为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嘛,孩子也能把学习信息学锻炼出的思维模式运用到文化课上。
5.对玩游戏感兴趣
喜欢玩游戏的孩子普遍都具有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快速接受并熟悉新的事物。很多信奥大神也是从玩游戏的过程中接触到信奥的。
编程和游戏也是不可分家的,游戏正是由代码构成的。家长可以把孩子对玩游戏的兴趣转化为对编程的兴趣。
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树莓派”,“树莓派”是一个键盘,也是一个学习编程的个人计算机,孩子就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儿童电脑去使用,用它来敲代码,学习计算机编程以及接收多种编程和计算机项目的教学等等。
和电脑连接后,孩子就可以运用“树莓派“自带的系统,同时它也支持很多第三方系统。上面的平台开放,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让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知识储备也能有所增加。
其实并不是只有这些特质的孩子在学习信奥赛更有优势,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能合理运用到学习信奥赛的过程中,就能得到最大的回报。孩子的很多能力都是家长后天可以培养和锻炼的,所以家长们不必忧虑,只要提前做好规划就好了。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