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搜索结果,为您找到约 1640 条结果
<b class="text-danger">南京</b>市鼓楼区2024年初中招生入学工作实施办法
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招生工作有关要求和南京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宁教〔2024〕6号)相关要求,进一步巩固“公民同招”成果,统筹“双减”、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 展和促进义务教育扩优提质等政策要求,确保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二、招生办法(一)招生对象 具有本区户籍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其中,在区内小学就读的由现就读小学组织升学报名;跨区就读的须在规定时间 内,携带《跨区就读的南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回户籍地登记接洽单》、户口簿、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等有关材料,到区教育局指定地点办理升学登记手续。(二)公办初中招生 1.施教区免试就近入学应届...
;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等其他符合现行优待政策的军人;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全国劳模、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归国留学人员、对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等。符合条件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 伍人员等子女按有关文件精神执行。政策照顾对象由有关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根据学校学位情况进行统筹安排。政策照顾对象名单(国家规定不宜公开的除外)应按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示。九 招生要求1.落实法定责任。各校要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切实保障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重点关注残疾儿童、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等的...
关于摇号结果,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1、摇中1所学校需按时去学校进行现场确认,逾期未确认则视为自动放弃。确认后,其他学校不得再录取。2、摇中2所学校如果被2所学校同时派中,则需明确选择其中1所,并按时去 学校进行现场确认。逾期未确认则视为自动放弃。确认后,其他学校不得再录取。3、2所学校都没有摇中如果摇号摇了个寂寞,那么,原施教区学位依然保留,可以回原施教区就读。一定要注意,如果摇号摇中了又放弃,原施 教区学位不再保留,除江宁区外,其他大部分区都是无法回到原施教区学校就读,需要被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各位家长在摇号报名时一定要给孩子报名真正想去的学校,一定要对学校提前了解好,尤其是学校收取费用问题。4...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涵养科学家精神,培育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一、招生范围具有南京市户籍的应届小学毕业生。二、招生计划德语16名,法语16名,日语12名,西班牙 语12名,英语444名,共计500名。男女生录取比例为1:1。三、招生日程 6月7日~8日 凡有意报考南外的应届小学毕业生,需在各自所在小学或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指定报名点填报电脑派位 志愿。 6月22日(周六)上午 若填报南外志愿的学生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8倍,将通过电脑派位确定获得参加语言能力测评资格的学生。派位结束后公布获测评资格的学生名单及测评场次。&nb...
<b class="text-danger">南京</b>小升初跨区择校可行吗?怎么跨?
表:每年招生季,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都会考虑很多因素。其中,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一点就是区域选择。小升初择校也要考虑区域,因为这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中考。一、小升初可以跨区择校南京小升初择校整体来说区 域限制不大,除了六合、高淳以及江宁部分学校,大多数民办初中都是全市招生。南京小升初跨区择校分为两种:1、跨区投简历;2、跨区参加摇号。1.跨区投简历如果是跨区投简历,基本上是不受限制的,但跨区择校难度 会更大。一方面是学生冲刺区内热点民办校的热情更大,毕竟选择一个距离家远,又不能住宿的学校,家长需要租房,付出的成本、心力比较高。另一方面,跨区择校一般选择的是教育资源更优质的区,竞争自然会大些,可谓是...
2024<b class="text-danger">南京</b>中考四大变化!
新学期即将开始,距离2024届中考也只剩下100多天了!相比往年,今年中招节奏明显前置,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调整,建议家长们多加关注!01中招节奏提前——中考报名提前:2024届南京中考报名在去年11月 21~23日进行,过去南京市中考报名通常在当年的2月中旬才会进行。今年中考报名时间足足提前了三个月!因此,不排除其他中招事项也会提前的可能。目前已有传言,2024届中考艺术素质测评、体育中考、英语听力 口语均有可能提前进行。——学校招生群提早开通目前至少已有20余所高中开通2024届中招群,南外及“六大”招生群年前就已经上线,相比往年招生动作均有提前。——南外加试提前根据最新消息,南外本部初三英语加...
成绩什么样的孩子可以报特长生?2024<b class="text-danger">南京</b>中考特长生超全解析!
特长生是什么?特长生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学科类,用大白话来讲就是提前选拔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二类是选“特长”,在艺术、体育等方向有一定的成绩和奖项的同学可以报名。报特长生有什么好处?报考特长生有哪些 好处呢?①多一次尝试机会,可冲刺,可保底:特长生在中考前会有单独加试,综合成绩优秀、有学科特长的孩子可以多一次冲刺优质四星高中的机会,加试通过,中考达到满分的80%即可被录取(700分满分,拿到560 分),如果中考发挥失利,也能有不错的兜底。②学校重点培养:南外、附中、二十九中、雨花台中学等多所顶尖高中都有特长生单独编班,或者编入好班的政策。单独编班的特长生相对会拥有更好的师资,有一套培养计划(据...
注意!<b class="text-danger">南京</b>中考最新消息来了~
1、中考总分是多少,会不会提高?目前,南京中考总分是700分,各科考试时间及分值如下:据教育厅政策,未来江苏或实行省统考,具体施行时间未知,届时中考分值或发生变化。目前消息2024届暂不施行省统考。2 、今年中考英语题型会改吗?先前有传言中考题型可能会调整,但最新消息:据说已经有学校通知今年中考英语题型不作改动(未官宣)。3、网传部分区域2024体育中考时间安排南京体育中考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目前网 传信息:建邺区体育中考时间 4月9日-11日鼓楼区体育中考时间 4月7日-11日秦淮区体育中考时间 4月9日-12日(其它地区具体时间未出)4、今年中考人数大概有多少?预...
今年<b class="text-danger">南京</b>中考行情
3月15日-17日,南京市2024年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终结性评价考试顺利结束。本次考试全市共设218个考点,352个考场,报名人数共计67011人。因为“艺测”是每个中考生基本都要参加的,所以我们 可以推断2024年南京中考报名人数是67011人。相比去年没有太多增加,基本持平!近三年南京中考报名/考试人数有传言,今年南京各大高中还会有适当扩招,但具体消息还需等官方发布。即使相比去年招生计划没有 太多变化,大家也不用担心。南京近几年普高率都在60%左右,这个数据是高于江苏省整体的普高率的。中考前定位,锁定目标校中考不易,这时候选择就至关重要了。南京这么多高中,家长需合理定位,看看能力范围内可以...
<b class="text-danger">南京</b>中考最新信息解答!
1、中考总分是多少,会不会提高?目前,南京中考总分是700分,各科考试时间及分值如下2023年中考成绩总分为700分。各学科满分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口语考试)各120分,物理100分,化学 8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各60分,体育40分,综合素质评价、艺术素质测评和生物、地理考查以等级呈现。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学科合场、合卷,实行开卷考试;其他学科实行闭卷考试;英语听力口语考试、艺术素质终结性 评价和生物、地理考查采用在线机考方式;体育考试采用选项方式,使用电子设备测量成绩;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采用操作考查方式。据教育厅政策,未来江苏或实行省统考,具体施行时间未知,届时中考分值或发生变化。目前...
2024年<b class="text-danger">南京</b>中考科技特长生/学科特长生招生计划明细
附录——2024年南京市中考学科、科技特长生报名细则南京市各高中学校于2024年3月起,陆续公布2024年中考学科、科技特长生招生计划。2024年科技、学科特长生录取比例为1:7,有意向报考的初三毕业 生,可于2024年5月5日至7日登录南京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填写《招生报名表》。高中学科特长生的招生条件要求学生初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语文、历史、政治等方面具有一定特长或浓厚的兴趣,并 不一定需要学科竞赛获奖,只要考生对于某个学科具备潜力和较高的综合素养,也可以通过学校的筛选进入加试环节。另外,各高中对于学生平时成绩也比较看重。根据2024年中招安排,5月5日—7日有意向的初三毕业生...
雨花台区2024年初中招生入学工作实施办法
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校入学。2. 在我区就读的应届小学毕业生由各小学组织升学报名,审核工作由各初中校负责完成。在外区就读的我区户籍的应届小学毕业生须在5月24日至25日,到南京南站区域党建联盟360(创 新街29号)办理报名登记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学位。四民办初中招生1.严格执行公民同招。严格按市教育局公布的招生时间开展相关工作,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坚决杜绝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严格公民同招纪 律,规范招生宣传行为,不得超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增设限制条件,拒绝或变相拒绝适龄儿童报名。2.坚决落实免试要求。不得通过笔试、面试(谈)、评测等方式招生,严禁以各类竞赛证书、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