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杯赛备考琐事

上海小升初
上海小升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47 浏览









最近,很多机构都在如火如荼举办各种特训班、刷题打卡活动,为自己的学员针对性地对寒假的各大赛事进行特训。

研究各机构的教法和备考资料、策略,一直都是我的兴趣。

不少机构分类整理出迎春杯、华杯赛的真题,让学生自己先做。

孩子们做完之后提供批改、视频讲解、答疑等一条龙服务。

我观摩了几个机构的真题视频讲解或书面解答,发现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老师的真题解答当然都是正确的,但……怎么说呢?

很多时候老师们所使用的方法,也太“高级”了吧。

所谓“高级”,就是小学生做的题目,使用了初中、甚至高中的数学方法来解决。

这对于985大学毕业的奥数老师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但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真的挺难理解和消化的。

空口无凭,举个例子。以下是华杯赛在过去这个2023暑假夏令营的真题:

图片

我看了几个机构的解答视频和书面解答,老师们普遍都是使用通项公式来解决的。

他们要求孩子先自行“观察”出通项公式,然后在以此为基础,再展开计算。

先不说找“通项”是高中课内的知识,就算孩子们都很厉害,能完全理解、消化通项,那么谁又能保证在比赛中,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迅速“观察”出还算挺复杂的通项公式?

这个方法不是不行,只是对小学的孩子不容易消化,而且施展起来稳定性也不好。

通用性的方法才是主流。

只提出问题,不给解答可不行。

于是,当我“吐槽”完,就请小O同学把他在三年级时考这份卷子在考场上用的方法再写了一遍:


我看完之后,不禁长叹一声:

这,这,这似乎也不比直接强行观察出“通项公式”要好太多。

小O中间应用到的那个公式,估计知道的人也不多吧(虽然小O顺手也给出了公式的证明过程)。

据他说,他用到的那个公式和证明思路来自于刘嘉老师的大作《明心数学资优教程》。

好吧,那么似乎我也有那么一点理解机构老师了。

要不直接观察、归纳,要不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见《很多教辅书,其实不是用来做的》)。

华杯赛的真题肯定是不容易的,大家一起努力吧。



发布于 2024-03-23 10:5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上海小升初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

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部分内容不能正常使用!

为了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以下浏览器

  • Chrome
  • Firefox
  • Safari
  • IE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