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万人参考,2025北京中考难度分析、志愿填报规则及择校建议

看看今年中考试题难度如何?
上午考完语文,根据学生的反馈整体偏难。
今年作文题目是二选一
一个是“这样生活更健康”,另一个是“一堂科学课”
从这两个作文题目可以看出今年作文开放性更强,有学生反应和一模二模相比难度更大!
今年语文名著阅读考试形式是:限制了三本书,每本要写三个人物,对比性格特点,说说他们之间的联系
这种题型考查的综合性就很强
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对名著有足够的了解,另外还考查了学生的筛选、分析、提炼能力,能够了解书中关键人数,分析性格特点,关键是把人物进行对比,这就需要学生有清晰的逻辑表达和观点产出能力。
如果按照固有的考试形式,只是让学生读懂名著,记住人物,了解人物性格即可。现在要求学生要把人物进行对比,对学生的思维逻辑、文化理解、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更高。


下午考完数学以后大家纷纷吐槽:
难度太大
做完心态崩了
前面做着还行,后边就不太行了
考完以后不知道圆综考的是个啥。。
考试之前,就有人预测今年试题难度会增加,通过学生的反馈来看,的确是难度不小!
不过,去年的数学也挺难!
不管怎么样,今天的考试已经结束,赶紧调整好心态,准备接下来的考试!
01
北京中考志愿填报指南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中考仅2天的时间。中考结束后,考试成绩与7月9日12:00公布。不过根据以前的经验来看,7月9日10:00以后就能查成绩了!
中考出分以后,7月13日-17日为志愿填报时间。
学生和家长需要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志愿填报。
不过在7月9日-13日这期间,家长还有一件事要忙
——“跑校签约”
每年出分以后,高中学校门口都会排起长队,家长去学校“打探”录取成绩及区排名,看看孩子报这所学校有没有把握。大部分学校会给出大致的录取区排名,但是学校并不会承诺一定录取。
一般学校预估的录取区排比实际录取区排要高一些,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可以优先选择拔高学校,其次是稳妥学校,最后是保底学校托底。
确定好目标学校之后,才正式进入志愿填报环节
北京中考志愿填报分为3个批次,依次是:提前批→指标分配招生→统一招生。
学生被前一个批次录取后,就不能再参与后边的招生录取。
1.提前批招生家长关注度高的是贯通项目。
贯通可以填报8个志愿,每个志愿只能选择1个专业。今年贯通报考对成绩要求是380分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要用贯通项目来兜底,不要在提前批填报,在这个阶段填报一旦被录取就没有报普高的机会了。
往前就有学生中考成绩600多分,结果却上了贯通!
2.指标分配阶段包括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
学生可以填报8个志愿,每个志愿可选择2个专业。学生中考成绩需要达到430分以上。
今年校额到校扩招,所有初中校都有校额到校的招生名额。学生只要在校内排名靠前,就有通过校额到校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
满足校额到校的报考条件,学生都可以参与。毕竟在统招之前招生,未录取还可以填报统招志愿!
市级统筹是学生跨区上高中的重要途径。包含统筹一、统筹二、统筹三3个途径。
统筹一是部分优质高中拿出的跨区招生名额,但是东城、西城、海淀的学生不能参与。适合成绩拔尖,但是本区教育资源受限的学生报考。
统筹二是各优质高中的分校拿出的招生计划,因为有名校的头衔,报考热度也很高!
统筹三可以跨区招生特长生,不需要有专业基础,也不需要加试。从前几年的录取情况来看,录取分数也不低!
3.统一招生是参与人数最多,限制条件最少得招生途径。
学生在统招阶段可以填报12个志愿,每个志愿可以填报2个专业。
今年统招录取受到1+3项目和校额到校的影响,招生人数有可能会缩减,因此高中学校的统招录取区排名会上调。
这也是我们前面提到满足校额到校报考条件,可以优先选择校额到校的原因。
如果担心中考成绩不理想,上公办高中有风险,考虑报考民办高中也是在统招阶段进行志愿填报,可以选择公办民办学校混填。
02
北京中招录取规则
高中录取采取“分分清”原则,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平行志愿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
对于不同学生来说,分数优先:
甲同学中考成绩490分,乙同学中考成绩485分,两个人都填报了十一学校,甲同学是第二志愿,乙同学是第一志愿。假设十一学校的录取分数是484分,那学校会优先录取甲同学,并不会因为乙同学的志愿靠前就优先录取。
对于同一学生而言,志愿优先:
甲同学中考成绩490分,想要冲击一把报人大附中,结果在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十一学校第二志愿人大附中。假设人大附中录取分数就是490分,那学生依然会优先被十一学校录取,错过参与人大附招生录取的机会。因此,学生要把拔高的学校放在第一志愿。
弄清楚了志愿填报规则之后,在填报志愿时分析中考成绩在全区的排名很关键
近几年北京中考不再公布录取分数线,家长可参考近几年的学校录取区排名位次(今天发布次条文章为北京近3年高中录取分数及区排名汇总,家长可重点关注)
例如孩子区排名在3000左右,家长可查询近3-5年录取区排3000名左右的学校有哪些,对于区排录取2900多的学校孩子可以搏一搏,筛选出来的近3-5年录取区排都是3000-3100名之间的,基本上孩子区排3000肯定可以上了,那填报这所学校录取机会就更大!
中招志愿填报策略:
冲刺档:选择1-2所略高于自身成绩的院校,挖掘录取潜力;
稳妥档:用3-5所匹配成绩的院校,保障基本录取;
保底档:选1-2所远超分数线的院校,做好托底准备
03
中考低分升学路径
中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被公办高中录取,又想继续上普高,可选择的升学路径也有很多。
前面我们提到了统招阶段可以填报民办高中,增加上普高的机会。民办高中的录取规则和公办高一致,按照学生的成绩和志愿顺序择优录取。录取后注册正规高中学籍,正常参加高考!
网上有一部分家长觉得上民办高中不能注册高中学籍,这种事情是肯定不存在的!
民办高中具有正规办学资质,学校办学招生受教委监管,每年教委会公布具有高中办学资质的学校名单,只要在名单里,学校都能给学生注册普高学籍,家长可放心报考!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