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到底还香不香?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5 浏览




大多数人还仍有一个误区,包括北京和外省市家长,以为北京的孩子升学压力小
实际北京是上个二本压力不大,但大家都心气高,想让自己孩子进更好的
而越靠近头部,卷的程度就呈几何层级增加
所以越到北清和竞赛层面,哪个地区越卷,哪出来的孩子就越强
看这次IMO第二阶段名单,全国共19人,北京就有5人
竞赛是全国同一张试卷,不存在各省指标问题
物理、信息也常年诞生国家队员,北京头部实力可见一斑
当然,北京各区卷的程度也不一样

海淀区:海淀一直是北京教育和经济的龙头,卷就是其价值观,头部学生在北京占比最高最强。不过现在公立大环境都是双减躺平(尤其小学),课外班也从明面被打入了地下,所以如果没有卷的想法和决心,那在海淀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

朝阳区:朝阳的基数和增长率都很高,而且有可能明后年入学人数就会超过海淀(幼儿园人数已经超过海淀)。不过朝阳非京籍比例一直在5成左右,所以前几年高考人数还没西城多,但随着去年朝阳普高扩招,今后高考人数也要追上海淀了。不过朝阳是大而不强,虽然崛起了北京中学、人朝、清朝这三位新贵,但架不住分母暴增,只能是学海淀,先保头部高中,有个标杆再成立小学初中集团,源源不断为头部筛选

西城区:西城是应该是北京教育人均资源最多的区,但架不住学区房的热炒爆卖,加上西城区非京籍比例很低,而且西城地下攒小班比例也很高,一对一比例甚至超过海淀,所以过几年的中高考(不是竞赛)内卷程度很可能会超过海淀。

通州区:北京副中心,不过教育实在没什么存在感,亮点就是首师附中的分校,还有人大附中的分校_北京学校

大兴区:大兴的人数增长点,其实主要集中在经开,比如一年级里就有三千多人来自于亦庄,所以总数排到了第五。不过经开已经完全独立出去了,而且优质教育资源也全带走了,所以有人直接把经开标榜为“北京教育第四强区”,仅次于东西海。人大附中开了俩分校、十一、二中、建华各开一个,八中马上也要开。加上经济龙头地位(经开区2021年人均GDP是15.4万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所以亦庄至于北京,犹如深圳之于中国,只要教育肯投钱,起飞是早晚的事。

昌平区:昌平的崛起其实要得益于海淀,毕竟买不起海淀的码农基本都选择了昌平。
不仅有老牌的昌平二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161中学也都开了分校

东城区:家长心态好,人数少,普遍不较劲追求头部,一本率很可能北京第一

丰台区:效仿朝阳成立教育集团

图片
图片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4-28 13:18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