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进名校、人均富二代、无压力?看了这群学生“日常的一天”,我发现了国际化学校最真实的一面.......

在过去的这个申请季里,来自世界高等学府的offer雨,让国际化教育的实力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国际化学校也相应成为无数家庭理想中的教育乐土。
可面对众多国际化学校,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那一所,成了不少家庭的难题!很多家长会通过网络寻找资讯,然而,网上对于国际化学校的评价各不相同——
国际化学校的教育质量很高!
世界高校更青睐!
国际化学校是照搬海外学校!
只适合小众群体!
入读学生都是外籍、富家子弟!
学习很轻松,压根没要求!
.......
到底哪个描述才最近接国际化学校真实的模样呢?
又到了一年国际化教育求学规划季,为了帮助各位家长更好地了解国际化学校生活,播播老师为大家带来5个“国际化学校生活VLOG”,希望能为大家教育规划提供灵感!
上课不允许用电子产品?
不存在的!
上课、做项目、写作业、互动直接互联网
这是一个在香港某国际学校读书的女孩。
在她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学校是全英文课表,早上第一节课,从8:10开始,课程时间几乎都在40分钟到1个小时。
下午3点半放学,放学后大部分学生都会去参加兴趣课程,练习画画,创作作品,或者是音乐训练,体育项目等。
她的课程有中文、经济、数学、体育等,走班制,一个科目一周4节课。
不像普通学校,进学校不允许带数码产品,对国际化学校来说,数码电子产品是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课可以使用手机,老师有时也会让学生通过手机查找资料。
图源|B站
大部分课程有课件,作业直接在电脑上完成,老师可以通过上课系统观测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所有的作业都通过Myhomework系统上传,这个学习平台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和选课自主调整。
老师也会在平台上建一个虚拟教室,将和课程相关的材料、文件、课后作业要求都附在虚拟教室中,学生可以在系统中,自由查阅需要的资料\作业信息,有不懂的问题也能在虚拟教室中随时提问。
国际化学校的管理相对更加灵活,很少会有老师追着学生去完成作业。
作业怎么完成,什么时间交,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安排。
这个视频的博主就为我们展示了她的课后作业安排,她会根据老师给出的作业deadline,把所有科目和作业都在Myhomework系统里设置好,已经完成提交的,系统自动划掉,还没完成但时间充足的作业,显示绿色提醒,马上到截止日期了,橘色提醒。
同学家庭条件都很好
没人炫富
想要进好大学,同样要高强度学习
这是来自北京顺义一所IB学校的学生,今年正式开始了他的IBDP课程。
他在视频中分享,他高中之前都是在公立学校读书,进入国际化学校后,他感觉到,学习方式更多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比起概念或是基础知识,学到更多的是经验和能力。
平时阶段考核,写卷子的考试差不多只有10%的比例,主要的考试形式是做调查项目、小组合作写论文和报告,他说自己读IB课程后,有点喜欢上考试了。
每天除了早上需要刷卡签到,上课人必须在教室里这两个硬规定,其他时间基本没老师全程盯着的。
几点起床自己定,放学后时间自己定,晚饭吃不吃自己定,周末回家还是在学校参加活动都自己定。
对于不少人问的,去国际化学校是不是很轻松。
同学说,辛不辛苦完全因人而异!
比如一个报告可以上课五分钟水完,也可以花上几个星期查资料、写稿、做PPT。
老师不会追着学生后面让写作业,所以,辛不辛苦,压力大不大,完全看个人想要什么!
学校IB课程11年级-12年级学生的压力很大,因为需要兼顾成绩、课外活动、竞赛和申请,很多人一晚上都只睡2-3小时!
那些,想着来国际化学校轻松,又能进好大学的小伙伴,可能要失望哦~想学到东西,想拿TOP大学的offer,在哪里都不容易。
同学还说到了一点,同学家庭的经济条件都很不错,家长学历也都很高,学校对于炫富和攀比特别敏感,大家想象中国际化学校里到处攀比的风气,在他的学校几乎看不到,如果有同学炫耀“家底”,还会被同学“嫌弃”呢!
同学普遍多才多艺,从棒球到奥数到击剑到竖琴,随便一个看着平平无奇的学生,都有两把刷子在身上。
国际化学校风格差异很大
英语是工具语言
需要高度自律,会规划时间
Vivi同学就读于一所公办学校的国际部。
和一贯制国际化学校有些不同的是,Vivi的高中可以说是兼具普通高中和国际高中的特点。
所以,学校的老师总说,国际部的学生是最累的!
同样也是住校生,国际部的学生和本部学生一样也有固定的熄灯时间。
国际部11点熄灯,本部10半。
每天早上很多学生6点半就起床学习了,只是和普通高中生不同的是,国际部学生学的是国际高中课程,而本部学生复习背诵的是国内课程。
图源|B站
她所在的国际部,高一语文是必修的,厚厚两本学校自编教材,全部都是古文,要求大量背诵。
高二、高三可以选修语文。
各科除了语文都是英语教材,英语的学习资料。
刚进国际部的第一个月,她觉得自己整个就是懵的!慢慢过了两个月,也就逐渐适应了,开始习惯通过英语教材学习新知识,用英语作为沟通和写作业的工具语言。
尽管还有很多单词不认识,但词汇量暴增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说,我一开始看生物的英语教材都快崩溃了!专业词汇太多了!但慢慢地,熬过了之前的艰难过渡期,专业词汇基本都了解,现在一个新课程,只用查几个要学习的新专业词汇就好,其他的词都已经非常熟悉了。
对Vivi来说,熬过了英语关,国际化学校的生活就可以顺利上道了!
不过,或许是因为学校背景不同,她的日常学习生活并没有特别高科技感,除了课程和授课语言不同,校园纪律、活动、同学家庭构成都和本部的学生差别不大。
各类课程超多
全才培养方案
注重礼仪和文化底蕴
看了国内的,再来看看在海外读国际化学校有一些什么体验!
这个视频主在英国一所私立女校读高中。
学校主修的是A-Level课程,设置和大部分的国际化学校一样。
在GCSE阶段,数学、英语必修,学校还要求学生必修宗教学,另外,还要分别必修至少一门文科/理科/外语课程,其还有音乐、艺术、设计、舞蹈等课程。
进入A-Level以后课程选择余地更大,没有必修课要求,各人根据兴趣和规划选择三到五门课,范围包含了理科、文科、艺术等。
除了学术课程,每周的体育课也是必修的。体育课一般每半个学期换个项目,可以选择的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曲棍球、壁球、网球、高尔夫、健身操、骑马、攀岩、游泳等。
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课后课程,像乐器、舞蹈、戏剧、语言等。
图源|Youtube
除了前面讲的课程,学校还会组织许多有趣的活动。每年的12月都有学院秀,每个学院都要排一出舞台剧,几乎整个学院所有人都要出马,有的表演,有的做舞台灯光,有的化妆,有的做道具,不得不说每年都十分精彩啊!
大家会一直排练,直到圣诞放假的前一天进行全校公演。
现在学校随着亚洲人的增多,每年春节还会举办舞狮、舞龙表演,尊重各个群体的文化背景习俗。
她所在女校比较严格,学生对学校里所有的老师、教职员工都必须称呼他们为Madam和Sir;
校服一般是西装正装,除此之外运动的时候也要穿运动校服,学生在学校是必须要穿校服的,不要觉得重视仪表是浪费学习时间,在这里重视礼教、仪表也是考核和培养目标之一。
恋爱、生理知识方面的教育也是学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校会特别邀请护士到校为学生们讲解,平时还会有不同学校之间的联谊和舞会,就像《哈利·波特》里所展现的那样,这所女校充满了英式教育的古典和深度。
学习生活很轻松
未来需要自己主动规划
需要学习多种语言
之前,我们分享过很多从家长角度看泰国国际化学校的案例《送孩子去东南亚国际化学校》,那从学生自己角度看,泰国的国际化学校生活怎么样呢?
Youtube上有一位名为Aom的学生。她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定居在泰国,在国内完成基础学习后,她也去了泰国,父母为她找了一所家附近的国际化高中。
比起曼谷、清迈大牌旗下的英美系国际化学校,Aom的学校虽也是走英制国际化课程,但学费比较便宜,泰国本地学生比较多。
图源|Youtube
主要教学语言是英语,学校也有泰语、中文、日语课程。
学校老师来自英语母语国家的不多,基本是非英语母语外教和泰国本地教师。
学习生活很轻松,早上八点到校,四点放学,基本没有作业,学校经常有各种活动。
学校的氛围基本不鸡血,刚入学的时候,Aom觉得自己的英语能力很不好,家人也和学校沟通是不是可以帮忙多补补英语,但是学校的态度就很坦然,一直告诉她不要着急,第一年先把语言基础打好,成绩放到第二步。
平时老师也不会催他们去完成多少项目,目标、时间安排,都需要学生自己把握。
Aom表示自己很喜欢这所泰国学校的氛围,未来她打算去英国读大学,学校老师提供了不少资源和帮助,但是她觉得能不能实现目标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她也分享了一些自己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因为她是15岁才来泰国,一点泰语基础都没有,平时也比较内向,学校没有强制学生在学校里必须用英语,泰国同学一下课就用泰语交流了,她觉得自己始终融入不了泰国同学的圈子。
通过这些案例,以及近年的世界高校录取排行,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化学校真的有很多育人优势——
教育模式灵活、国际化视野、校园设施先进、重视全面成长、语言环境好、多元学习氛围......
这些优势或许也是很多家庭想要送孩子进国际化学校的关键原因!
然而,国际化学校虽好,播播老师并不建议大家一窝蜂挤上去!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让孩子进国际化学校的目标是什么,是想要进世界高等学府?还是想要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等等。
我们的目标将影响孩子入读国际化学校后的方向和动力。
就像案例中不断说到的,国际化学校的管理相对灵活,如果孩子没有一定的时间管理和求学规划能力,很可能会陷入迷茫。
所以,在各位家长忙碌于为孩子挑选学校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内在测试”,从家庭和孩子实际情况出发,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向。
结合5位同学的案例,播播老师也为大家出一份“自测清单”,如果有计划入读国际化学校,我们可以先看看孩子是否与以下的期望相匹配——
1.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想要更多被“看见”、需要个性化的求学路径和生涯规划,想要充分发挥潜能的孩子;
2.有更高学术追求,希望去到全球范围内排名更好的大学;
3.对实验、活动表现出兴趣,有创意、组织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孩子;
4.想要换个学业跑道,期盼发现更好的自己的孩子;
5.对填鸭式学习不感兴趣,需要能够体现创意、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教育模式;
6.有艺术、体育、摄影、计算机、生物等方面的特长和爱好,有志于用爱好和特长敲开世界高校大门的学生;
7.这一条是针对家庭。父母注重开拓视野、全面发展、提升创意、培养综合竞争力等方向的培养,当然有一定经济实力也很重要。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