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少八素与早培锁区,对于外区孩子来说一定是坏事?

注:本文仅代表阿木木个人观点。
昨天八中发布八少八素招生简章,如果符合报名资格想要去试试的,阿木木推荐先看一下去年的活动回顾(回忆:2021年八少八素),更多的问题可以看一下八中的官网,官方通知对于报考流程解答还是非常清楚的。
早培也是一样,今天早上早培也发了消息,大家如果有相关问题,可以登录人大附中的官网查看官方发布的通知。
由于今年两个项目班的锁区问题,昨天开始,阿木木就接到了不少家长的私信,不少家长感到非常遗憾。尤其是不少家长和孩子为了今年的项目班前期做了不少准备,时间、精力甚至金钱是一点都没少付出。
阿木木在这里想说,不能去报考八少八素或早培不一定是坏事,尤其是做过不少努力的孩子。
01 努力更需要看长期收益
昨天一个家长私聊和我说,白天的时候接到了优异成绩通过某考试的通知,当时还很开心,觉得这次报的话,简历上又加了一笔,结果晚上就知道不用填简历了。
阿木木想说的是,如果是为了这个活动让孩子确实学到了很多的东西,那么学到的知识、养成的习惯还有提升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受益虽然不一定是终生的,但肯定足够长远。
毕竟,不管出于什么的目的,让孩子有一个目标,有一个方向,然后他能脚踏实地的真正去学点什么东西,这是非常重要的,也算是这件事好的一方面。
其实不管是为了八少八素、早培还是任何的活动也好,我们最终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让孩子更加充实,学到的东西多一些,足够能反馈到她的学习成绩上面。那么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或者方式,我们从最终收获上面来看是不会有太大差别的。
如果说,我们将孩子的成长计划看的长远一点,相信绝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目标,绝对不是说为了八少八素一个活动。这样想以后再往后看,提前做的准备对于孩子长远发展是有帮助的,尤其是被认为是有一定实力,有机会进入八少八素的孩子,他现在所取得成就应该已经是超过同龄人的了。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孩子只要踏踏实实按照这个节奏继续学下去,那么再坚持一年,孩子的竞争力只会更强。
02 努力不会白费
再说一下当前的形势,不管是在朝阳、东城、丰台甚至海淀这些去的角度来说,其实小升初是有很多的上岸机会,不是只有八少八素这么一条路。值得家长关注的是,现在很多的区已经开始推进贯通培养的方式,并且每一个区都有自己的一些操作办法。所以说,一个好的简历即便今年不投明年一定是有机会可以投出去的。
即便是八中没有收我们的简历,但是我们拿出来依旧是比别人优秀,那么总有区里面最好的学校等着大家,有了这个自信,也就没有必要觉得当前做了努力就是彻底的白费。
所以说,这个问题看开点就是我们现在做的所有的努力其实都是为后面的关键事情攒子弹,我们现在只是说等待一个契机,将子弹全部打出去。只不过这个契机可能是早培少素,也可能是小升初,但无论是什么,做好准备大概率是能收获好的结果的。
我其实也发现,一直踏实肯学程度比较好的孩子始终是拥有优势的,其实大家不用过于失落,该怎么学就怎么学,按照之前的既定计划坚持执行即可。
03 关于锁区—未来趋势
锁区这个事情,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趋势。
阿木木观察了这几年的升学数据,其实可以看到的是西城、海淀甚至东城,对于跨区入学这个事情本身就是越来越严格。不管是说通过买房解决户籍进行划区,或者是通过民办校,再就是鸡娃实现跨区都是越来越难的。
拿海淀来说,从去年开始很多民办校陆续直接转为了公立校,而转成公立校最大的一个影响就是他不能招外区的学生。
那么对于剩下的民办校招生,其实也可以发现的是,跨区名额或者比例是逐年减少的,未来的区域保护可能会越来越明显。
最后,还需要说的是现在很多区开始推进贯通式的培养,以东城为例,这几年一直推进的中小衔接就是进入一个小学,她的对口初中基本是确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东城家长比较佛系,因为小升初的结果在小学入学的时候基本就已经知道了。因此选择留在东城的家长并不会对小升初有太大的执念,表面是没得选,其实也是提前选好了。
很多区这几年很明显的都是在做贯通性的培养,不少初中校还推出了1+3的项目班。招生学校和数量都在快速上升。要知道的是,最初的1+3其实主要是让一些比较凑合的中学学生能够去上一个高中,通过免去中考的方式,给他们留更多的时间冲刺高考。
现在大环境已经变了,很多区顶级的学校也开始开设了1+3的项目,那么对于未来的孩子选择将会多很多,不会是只依赖于八少八素、早培等方式出头。学生将会在很多的环节,诸如小学转学、小升初、初二、初三、高中等多个阶段都会接触到更多的升学机会。
所以,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这一次不能报名未必就是坏事。我们可能是错失了一次报名机会,但是未来会有更多适合孩子的机会等着他,没了八少八素,下一个或许更好。
最后,不管是哪个选择,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看成绩,那么我们前面做的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