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读四年后, 10岁儿子小托福裸考卓越, 阅读水平直追美国高中生!
-
-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70 浏览
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份「原版启蒙高效进阶贴」!花友@Jack alan家的儿子四年间共做了6次AR测试,到现在GE值已达13.0,去年裸考小托福达到了卓越!今天,他就跟我们分享了娃的几次AR测试结果,并且还有各阶段如何提升的方法!感谢花友,一起来看~本文由花友@Jack alan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先简单自我介绍下基本背景~中年得子,家境中等,父母大专学历,比较典型的普通家庭。Jack目前就读于上海某双语学校四年级,平时课余时间主要是游泳,阅读,就校内成绩而言,语文中等偏上,数学,英语处于前列。
Jack去年十月小托福裸考卓越,今年AR突飞猛进,2月份GE 9.6, 6月初更是达到13.0。小学低年级时曾参加过21世纪英语演讲比赛,最好成绩是进入决赛,但错过报名截止日,无缘决赛。小托福:即 TOEFL Junior,是 ETS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专为英语非母语国家的 11-15 岁孩子开发的权威语言测评考试。考过了小托福考试,就相当于考过了剑桥通用五级考试中的 FCE,相当于国内大学生英语水平...AR(STAR) 测评系统:该测试的是孩子的阅读水平,可以得出测试者的AR分值。STAR的测试结果用GE(grade equivalent)表示,分值采用10进位系统。比如一个孩子的STAR测试结果是GE 9.6,表示等同于美国九年级第六个月学生的平均英文阅读水平。
我们英语启蒙比较早,2012年4月Jack出生后家里经常播放英语儿歌,18个月大就参加了“美吉姆”的欢动课和音乐课。欢动课主要是玩秋千,走平衡木等,音乐课是外教带领听英语儿歌,打拍子,做游戏等。后来由于上幼儿园,从松江搬到徐汇,就没有再去美吉姆了,一直觉得挺可惜的。3岁之前,妈妈经常讲一些简单的绘本,如动物,水果等。徐汇的幼儿园是公立市级师范性质的,每周有一次外教课,没有教材,以做游戏,互动为主,也算一种输入吧。后来经朋友介绍,就近报了一对一的外教课,当时Jack比较小,没有按教材上课,唯一的要求就是做做游戏,讲讲绘本等。一开始一周一次,后来一周二次,上了一年多,基本没有输出,课程结束后没有续费。期间每天看30分钟英语动画片,比如汪汪队,听妈妈讲30分钟绘本,印象比较深的有:An Elephant& Piggie Biggie,碰到不理解的,有时候只能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中文解释得比较少。在家搭乐高或外出时经常听英语儿歌和童话故事。之后又找了一家培训机构,小班课6-8人,外教上课。回家作业很少,Jack也没有预习复习等,我们只是偶尔向班主任了解一下他的学习情况。中班时我很焦虑,主要是幼升小近在眼前,听了不少咨询课,最后决定去松江读双语学校的学前班。学校新开的,竞争相对较小,而且可以直升小学,面试后幸运地录取了。新学校有外教驻班,每天都有英语课,我们心里踏实了不少,就没有再去培训班。这个班离家比较远,讲课内容对Jack来说已经有点浅了,自然拼读教了一半,浪费了小20节课。学前班那年Jack比较轻松,除了运动没有任何补习班,回家后就是动画片,读绘本等。学前班下半学期,刚好ECA(课后课)有英语,我们就报名了,主要教自然拼读,一周一次,Jack班内分组也进入了set1(一个班25人,分5桌,按级别分)。由于效果明显,一年级就续费了,一周二次,主要是精读与写作,大概读了一年左右。2018年10月第一次参加AR测试,GE 2.4, 每分钟阅读速度63个词。当时看了盖兆泉老师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深有感悟,严格按照听力先行,听力级别定在4.0以上,主要用喜马拉雅和百度网盘,时间安排在上下学来回的路上,大概每天裸听的输入在1个小时,晚上则阅读2.4左右的绘本30分钟。现在回想起来,Jack自然拼读学得比较好,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听力词汇估计已到3000,二是反复学了3遍,包括校内教的一遍。
② 知名机构人大附早早培(zzp)学前集训队-数学/神测和动手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①《人大附中早培海选必刷》《八中海选训练与解析》电子版教材
② 八少八素、人大附早培神测千题(上 下册)
③ 人大附、八中海选神测万题练习册及答案解析.pdf
④ 八少八素试题分享&人大附早培班试题分享+神测复习资料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北京高中:
① 北京高考英语听力机考模拟试卷及答案、听力原文、音频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