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磅教育通知来袭,新闻联播用10钟解读教育改革,未来孩子的路到底在哪?
全文硬核干货,值得所有家长收藏,反复观看。
新闻主要传达了哪些信号?
第一,结合双减,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尽量保证公平,而初中毕业之后就实现人才分化,在高中阶段难度陡增,将人才筛选的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高考实现最后的人才分级。
这意味着,中考会变得更加容易,首先我说的容易不是一般的容易,而是容易的超出你的想象。其实从这两年的中考就看得出来已经很容易了。
而从今年开始,特别是明年,各省都将实现全省统考,中考难度还会进一步降低,低到什么程度啊?就是平均分 95以上的孩子可能会超过一半儿,而平均分不到九十的孩子已经是成绩极差的孩子了,这就导致了两个结果,
1、实现了相对公平。
因为中考难度极低。所以各种测试卷难度也会强。无论考试还是测试,这个分数就会具有欺骗性,都考95分了,都考 98分了,还需要补习吗?不需要了呀。那你说这些课外补习机构就更没活路了? 大家都只是在学校上课,是不是更公平了?
2、对中等生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最优秀的学生或者最聪明的学生,对他们来说课内越简单,他们课外的时间就越充足,他们可以进行大量的课外提升,比如超前学、大量阅读、游刃有余地建立1~2门、甚至3门的优势学科,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而中等生,也就是平均分在 95分左右的这部分孩子,他们可能还比较用功考上了高中,但上高中之前没有更多积累,可能会在高中阶段完全跟不上。
还有些中等学生因为中考极度简单,他们拉不开绝对的距离,很可能一不小心就考不上高中。所以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所以,对广大的中等生家长来说,不要觉得在学校考了九十几分就没啥问题了,在课后、周末、假期还是需要引导孩子进行一定的拓展练习,特别是语文和数学这两门功课。
第二,未来高校招生指标一定会向理科倾斜,比如北京四中已经获批二四支什么意思?就是两年初中培养四年高中培养。面对整个北京地区招收理科尖子生,花两年的时间完成初中阶段的知识教育,再用四年的时间对高中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用参加中考,
此外搜一下“八少八素”就知道这种模式早已在北京八中实践了多年.....个人判断这在未来两年会在全国普及。
这些信号代表了什么?
第一,数学成绩非常好的孩子,未来有机会绕过中考直升高中,上了高中之后,还有可能通过强基计划进入重点985高校。
第二,小升初在未来可能就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一道坎儿。因为小学成绩具有欺骗性,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划。普通家长还在为孩子九十多分的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聪明家长在小学就已经开始规划了!小学可能还看不出明显差别,但上了初中后,这些孩子会后劲十足、稳进重高!!
面对这种变化,家长们应该怎么做?
下面是一位超级学霸妈妈的小学语数英六年规划,适合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普通娃体质!
普通家庭普通娃,父母没有很强辅导能力,小学阶段老老实实把重心放在英语上,准能拔尖。
不要一会觉得语文重要,一会觉得数学重要,一会又鸡英语,到处凑热闹,抓不住重点。
✅英语:先保证有绝对优势再谈其他
学校为了照顾大部分普娃,英语教学进度都偏慢,谁能在小学快速完成整个K12阶段的1600单词积累,就能跑赢大部分普娃!
英语是小学阶段不挑娃,也不挑家长,且容易形成竞争优势的学科,也是孩子在小学就完全有能力直接达到高中水平的一门。
真正要拉开优势,需要把英语当成语言,而不是学科。要听说读写循序渐进,从大量的输入,再到输出,这样形成的是语言能力,而这个能力才是最终的孩子的这门学科的水平。
所谓语言,就是要开口说,养成平时讲英语,听英语的习惯,要从小学就开始积累词汇量和语感。遵从听-说-读-写规律,一二年级坚持磨耳朵、看动画。
尤其是想进重点班的同学可以提前学新概念或者其他原版教材。有些初中重点班直接学新概念2,如果不超前学,进了重点班后英语会吃力。
✅语文:语文提分是慢功夫,需要从小积累
语文是厚积薄发的学科,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积累。小学优势不明显,但越到后面后劲越大。无论是文常的积累,还是现代文或文言文阅读,甚至作文,都是到初中甚至高中,才能拉开差距。
字词:紧跟课内、提前预习、买对教辅、千万不能马虎。要求高点,二类字当一类字提前学和写,到中高年级不吃亏。
古诗:时间越往后越紧,记忆越往前越好三年级前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15首》给背完,五年级前把《小学生必背文言文13首》背完,六年级背初中的古诗和文言文了。考试的时候无非就是考这些点,孩子提前吸收掉这些考点,考试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
晨读:不一定要放在早上,孩子起不来,那睡前读15-20分钟也可以。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读,而是怎么去读。合理利用好晨读时间,最好用337晨读法,古诗、散文、小古文,只读不背,按照表格打卡,想忘记都很难!
阅读:到初中后你会发现,语文这个科目最独特,试卷上的内容,大部分和课本无关,需要孩子自己“领悟”,智商再高,没有海量阅读也白搭,眼睁睁地被扣分。
大量阅读是最低成本的天花板,关键是读什么、怎么读,要读就读最好的!重点小学牛娃书单、功利性书单、大语文国学甚至物理化学都涉及!没有一本是多余的,全部读完,语文成绩蹭蹭往上涨。
✅数学:数学是底线,普娃很难有绝对优势
提醒一下,各位家长千万别觉得今后国家重视理科,就玩命给孩子报奥数,这对有的孩子来说就是噩梦的开始。奥数归根到底拼的是天赋。一定要根据孩子自己的属性和兴趣来。
但这不代表,普通孩子可以就此摆烂!如果你数学都学不好,想做学霸几乎不可能。数学是三门主科当中唯一一个可以拿到满分或者几乎满分的科目。上至满分,下至不及格!简直是拉开分数的魔鬼学科!
数学靠的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想立马开窍,短时间内具备这种能力,老实说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很难!
⭐数学从80分到班级第一,不刷题,不报补习班,目前数学成绩稳定在95分以上,孩子是如何逆袭的:
学习基础打扎实 > 盲目拔高提前学;
正确的学习方法 > 成天题海刷题;
1、首先,立足课本,把课本里的概念公式吃透背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99%的家长认为题海战术、多看多练才能应对考试,这个逻辑大错特错。根基不牢,概念、定理、公式不进脑子!好像会了,但过了段时间又还给老师,反复做反复错。
①——课本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充分理解➕背熟(一定做到一字不差)
②——课本例题,是所有同类型题的母题。(读懂➕理解题意➕明白解题步骤的每一步➕同类型题练习)
③——课本课后题,每道必会➕必做➕常练
所有难题都是纸老虎,只要充分理解透定理公式,什么题都会做。
当然基础训练还包括:贯穿整个小学的重点—计算,每天练一篇,用计时器计时,练速度和准确率。做题学会画关键词;善用错题本;书写规范,即使打草稿也要工整,彻底扼杀粗心的源头。
2、正确的学习方法:费曼学习法让孩子亲口把题讲给你听,如果表达不清,说明理解不透彻,隔天继续讲,直至明白为止。
3、适度学习奥数。曾经为了提升数学思维,孩子学了一年多奥数课。发现孩子课上貌似学会了,但过了一段时间都还给老师了。三下我们放弃了奥数班学习,开始根据学校的学习内容,每天在她学习空余时间做2-3道奥数题。然后也用上述的深度学习和费曼法。有时候一类题型要讲一周,错了再讲,直至孩子能自己讲得清清楚楚。一段时间后孩子数学思维也在慢慢进步。奥数起手太难,可以先用三部奥数动画启发兴趣。
当然,普娃我更建议按部就班的来,小学把语文和英语学到初中水平。上中学后,就可以把英语和语文节约出来的时间,多花在数学(理科)上。
牛娃数学按自己的接受能力,往前推进进度,没有止境的。
补充3条信息差,抓好了能让孩子以最低成本的方式让成绩突飞猛进!
1、首先,国家免费给孩子提供了5个福利app,别浪费:
①学习强国:面向全阶段的免费学习平台
②智慧中小学:涵盖中小学各个学科的学习资源
③央视频:动画片、记录片、课程内容都非常丰富
④人教点读:为中学生量身打造的学习资料app
⑤人民日报:孩子写作文的素材库,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2、普通父母盯语数英,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放弃所谓素质教育,死磕语数外,搞语数外不需要花什么钱,网课资源极度丰富的今天,大部分优质资源都免费,关键是耐得住性子用起来。很多牛妈育儿根本花不了多少钱。
3、如果想考年级前三的话,学习上一定要有方法,有规划!不要被一堆作业拖死,每天仅是完成作业没办法让你拔尖。
无论你认不认同现在的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是赢在家庭和家长,根本就不在学校和老师。
但这里所谓的赢在家长并不是要你去逼去把这种内卷的压力完全抛给孩子,这不是对孩子负责,而是一种极度无能的表现。
路径就是这么个路径,直接去执行就是了。
全部 0条评论